摘要:为掌握蚕豆微波烫漂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能保持较高蚕豆硬度、叶绿素保留率和较低过氧化物酶(POD)相对活性的烫漂条件,得到微波功率、时间的最佳工艺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当微波功率为589W,时间为67s时,蚕豆的硬度为3245.17g,叶绿素保留率为91.12%,POD相对活性为6.08%。
蚕豆(Vicia faba)英文名broad bean和fab-abean,属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野蚕豆族(Viceae)蚕豆属(Vicia),起源于亚洲的西部和中部。它是我国重要的豆类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蚕豆的采收期较短,且在采摘后容易产生变质,严重影响风味、色泽和营养价值等,因此,如何既能保持它的品质又能延长供应期就成了亟待解决的课题。
速冻果蔬可长期贮藏,并能较大程度地保持果蔬原有的色泽、风味和维生素,且食用方便,也能对其市场的淡旺季起到调节作用。速冻加工工艺中的关键环节是烫漂,烫漂处理有利于保持速冻产品品质的稳定性。与传统烫漂方法热水处理和蒸汽烫漂相比,微波烫漂因具有热穿透力强、加热速度快、营养物质损失少、能耗低和易于控制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本研究应用响应面法(RSM)对微波处理后蚕豆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素保留率及硬度进行分析,从而获取最佳的微波功率与时间组合,为蚕豆的速冻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原料处理
将品种为通蚕(鲜)6号的新鲜蚕豆去壳,籽粒经清洗整理后,称取50g,置于微波炉专用盒内进行微波处理,料水(1%氯化钠溶液,可以防止蚕豆在微波处理时萎蔫及褐变)比为2:l(g·mL-1)。采用微波功率为600W,微波烫漂时间分别为0、30、60、90、120、150和180s进行试验。根据微波时间对蚕豆POD的试验结果,选择微波时间为70s,微波功率分别为500、600,700、800、900W进行试验。
1.2设备与仪器
NJU07-3型实验专用微波炉,中国南京杰全微波设备有限公司出品;TA.XTPlus物性分析仪,英国SMS公司出品;DS-1型高速组织捣碎机,上海标本模型厂生产;UV-2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1.3方法
1.3.1硬度测定
由物性分析仪TA.XTPlus测定,探头采用NDP/VB。
1.3.2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采用双波法测定,将蚕豆清洗整理,称取5.0g左右至研钵中,加入少量碳酸钙中和细胞溶液中的有机酸,再加入80%丙酮,研磨成匀浆。在玻璃漏斗底部垫一小团脱脂棉,将匀浆通过脱脂棉过滤到100mL的容量瓶中,用80%的丙酮冲洗残渣使之无色,再用80%的丙酮定容到100mL,即得叶绿素的80%丙酮提取液,在测定时适当稀释一定的倍数。以80%的丙酮溶液作空白,于663、645nm处测得吸光度分别为A663和A645,代入方程:
总叶绿素含量(mg·100g-1)=(20.2×A645+8.02×A663)×V×n/m (1)
其中:n——稀释倍数;m-称取的样品重量(g);V——提取液体积(mL);A645——样品管在645nm处的吸光值;A663——品管在663nm处的吸光值;
1.3.3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参照邻苯二胺法,取样品50g,加入50mL的50mmol·L-1pH 7.0磷酸盐缓冲溶液,研磨成匀浆后,于10000g离心10min。取0.1mL上清液,分别加入2.6mL的0.1mol· L-lpH为7.0磷酸盐缓冲溶液,0.1mL邻苯二胺一乙醇,0.2mL 10mol·L-1H202。以酶液在470nm波长下每分钟吸光度的变化值表示POD活性大小A470/Fw。
POD活力=△A470×D/0.01×Fw×t
POD相对活性(%)= POD力(处理)/POD(新鲜)×100%
式中(公式见右上):△A470——样品管在470nm处吸光值的变化;D——稀释倍数;Fm——样品鲜重(g);t——加过氧化氢到最后一次读数时间(min)。
1.3.4数据处理
各指标重复测定3次。
2.结果与分析
2.1 微波时间对POD相对活性、叶绿素保留率及硬度的影响
微波时间对POD相对活力影响的结果显示:随着微波时间的延长,蚕豆的POD相对活性逐渐下降,在60s以前,其相对活性下降迅速,在60s以后,则变化较小,在90s时,POD为0。据Bottcher的研究指出,当POD完全钝化,意味着烫漂过度,当蔬菜保持2.9%~8.2% POD活性时,反而使其冷冻的品质更好。当时间在60-80s时,蚕豆的POD在上述范围内。
在烫漂工艺中,叶绿素保留率多少对速冻产品的色质有重要作用,一般认为:叶绿素保留率越高,速冻产品的品质越好。随着微波时间的增加,叶绿素的保留率逐步下降,当时间为120s时,其保留率为79.59%,所以微波时间对叶绿素保留率的影响较大。
经过烫漂后,蚕豆的硬度会降低,变化值越小越有利于保持质地品质。随着时间的增加,蚕豆硬度逐渐降低,当时间超过90s时,硬度降低的速度增加。
2.2微波功率对POD相对活性、叶绿素保留率及硬度的影响
微波功率500W以内时,蚕豆的POD相对活性快速下降,当功率为700W时,其相对活性仅为0.23%,根据Bottcher的研究,此时已属于烫漂过度,同时,当微波功率在550~650W时,POD的相对活性在适度范围内。
随着功率的增大,叶绿素保留率逐渐下降,当功率大于700W时,叶绿素保留率的下降速度明显增加。当功率为900W时,其叶绿素保留率仅为74.23%。
微波功率对硬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功率的增加,蚕豆的硬度逐渐降低,当功率大于700W时,其硬度降低速度明显增加,说明微波功率对蚕豆硬度的影响较大。
2.3 响应面优化蚕豆的烫漂工艺
2.3.1 中心组合设计试验方案确定
由单因素试验可知,微波时间、功率对蚕豆的POD相对活性、叶绿素保留率及硬度均有影响,综上所述,把微波功率范围设为[550W,650W],时间范围设为[60s,80s]。采用软件De-sign Expert(version 8.0.5)中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设计二因素三水平试验(表1)。
表1 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因子编码表
编码Xj
|
A(微波时间/s)
|
B(微波功率/W)
|
-1
|
60
|
550
|
0
|
70
|
600
|
1
|
80
|
650
|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利用上述软件对表2的数据进行分析,分别获得Y1(硬度/g)、Y2(叶绿素保留率/%)、Y3(POD相对活性/%)对自变量A(微波时间/s)、B(微波功率/W)的二元回归方程(1)、方程(2)和方程(3)。
Y1=3223.65-64.13×A-63.71×B-10.79×A×B-21.87×A2+9.70×B2 (1)
Y2=89.91-2.80×A-2.04×B+0.0.55×A×B+0. 21×A2-0.86×B2 (2)
Y3=4.43-2.85×A-2.38×B+0.80×A×B+O.32-A2+0.40×B2 (3)
模型方程(1)差异极显著(P<0.0001),相关校正系数R2为0.9951,Adj-R2为0.9916,方程(2)P为0.0001,相关校正系数为R2为0.9555,Adj-R2为0.9237,方程(3)P为0.0002,相关校正系数R2为0.9475,Adj-R2为0.9100,说明各因子系数均有意义,三个模型拟合程度良好,试验误差小,试验模型合适。
2.3.3蚕豆烫漂的最佳条件优化
要使蚕豆在烫漂后,其POD相对活性较低,同时,能最大程度保持蚕豆的硬度及叶绿素含量。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通过对三方程模拟寻优,分析得到最佳响应值(Y)时,A、B相应的编码值为588.86和66.65,与其相对应的Y1(硬度)为3260.43g,Y2(叶绿素保留率)91.26%,Y3(POD相对活性)为6.11%。考虑到实际试验条件,把功率修正为589W,时间为67s,在这一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三次平行试验结果:Y1(硬度)的均值为3245.17g,相对误差为0.47%;Y2(叶绿素保留率)为91.12%,相对误差为0.15%;Y3(POD相对活性)为6.08%,相对误差为0.49%。这表明,响应面法优化蚕豆微波烫漂的方案是可行的。
3.讨论
在单因素微波时间对POD相对活性的试验中,前30s时POD活性下降迅速,30s时下降为原来的33.18%,30s后变化较小,到120s时POD相对活性为0。这说明POD失活是个双相过程,这与David等的研究结论相一致。过氧化物酶热失活的双相过程指的是POD分子中含有耐热程度不同的部分,其中不耐热部分在热处理时会很快失活,而耐热部分则缓慢地失活。
目前微波烫漂的研究逐渐增多,霍文兰等在对酱菜的微波烫漂研究中表明,经处理后的苦菜营养成分(糖、维生素C、蛋白质及钙)有所降低,但明显高于传统的热水烫漂法;在对叶菜的处理中,微波烫漂后的营养物质(可溶性糖、抗坏血酸和蛋白质)的损失量比经热水烫漂处理后的损失量小;还有在对黑毛豆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研究中发现,微波烫漂后黑毛豆仁仍保持良好的豆类清香风味。这些研究从营养、风味的角度表明,微波烫漂比传统烫漂具有更大的优势。
本试验是通过综合考察蚕豆经微波处理后的硬度、叶绿素保留率及POD相对活性3个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蚕豆的微波烫漂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当微波功率为589W,时间为67s时,蚕豆硬度为3245.17g;叶绿素保留率为91.12%,POD相对活性为6.08%,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陈 惠,唐明霞,袁春新,王学军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如皋226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