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农化市场十日讯!
专业视角(1号)
 
 
土壤健康之痛, 病根到底在哪里?
  近几年,土壤健康这个词非常火热。各地土壤酸化、盐渍化、地力衰竭、重金属污染等耕地土壤健康问题高发、多发,已经对农业生产、农产品安全和农民收入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土壤改良修复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中明确指出:土壤酸化、设施蔬菜地退化和土壤重金属超标是山东近几年凸显的新问题,发生面积比较大而且快速增长,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并呈进一步加重趋势。
  山东是全国设施蔬菜优势主产区之一,全省大部分地区设施蔬菜地由于多年连作、超量使用化肥、土壤消毒、不合理灌溉等原因,致使耕层土壤出现次生盐渍化、板结、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和土传病害加重等现象;而胶东地区及临沂市的部分县市区则主要表现为土壤较为严重的酸化,对农业生产危害日益严重。
  早在2014年5月25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就对土壤健康问题加以关注,播出了《被化肥“喂瘦”了的耕地》的新闻专题调查,鲜明地指出了我国农业由于长期、大量并依赖性地使用化学肥料,已经将本来健康、肥沃的土地“喂”得板结、酸化、盐渍化、地力衰竭,其恶化程度触目惊心!土壤污染、各种病害,其严重程度令人发指!农民感受颇深的“增加化肥用量不增加产量”甚至“化肥用得越多产量越低”、农产品药肥污染、重金属超标、品质恶化、售卖难、效益低下等“乱象”已普遍存在,土壤危机已为我国的农业、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乃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
  面对日益严峻的土壤健康情势,2015年2月17日,农业农村部就制定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旨在加大推行土壤健康综合治理步伐,保障农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治病要治根,治根必先找到病因。
  对于土地瘦弱、贫瘠、地力衰竭,《焦点访谈》中指出了个中原因,譬如长期大量甚至单一使用化学肥料、用肥不平衡、缺乏有机质等,但是从植物营养学、土壤健康学角度来看,这个论断尚不全面,甚至没有找到根源。要找到土壤不健康的“病根”,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土壤健康的标准——美国土壤健康学会理事、中国三农控股集团副总裁张朝辉先生指出:“健康的土壤中除了45%左右的矿物质即土壤本身之外,必要的还有25%左右的空气、25%左右的水、5%左右的有机质和1%左右的微生物。”
  照此,我们可以按照土、肥、水、气,或者按照化肥、有机质、微生物各自的功效来进行一一比照和深入分析,并可在比照和分析过程中充分了解这土地之“瘦”、土壤之“病”到底“病”在哪里?从而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首先,被化肥“喂瘦”的土壤,是由于化学肥料成分在土壤中长期累积、残存、得不到有效分解和营养转化所致,那么,化学肥料、土壤营养的转化、分解和吸收要靠什么?毫无疑问,那就是土壤“微生物益生菌”。
  其次,被化肥“喂瘦”的土壤,其保水保肥性、通透性和地力的提升要靠什么?显然要靠土壤团粒结构、有机质、腐植酸、腐殖质,而团粒结构、有机质、腐殖质、腐植酸的生成靠什么?毋庸置疑,要靠土壤“微生物益生菌”。
  再次,被化肥“喂瘦”的土壤里的各种污染,譬如农药残留、化肥成分残留、各种重金属等,在怎样的理化反应中才能得到消解、降解或者无害化转化?怎样才能保证农产品不被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不用怀疑,还是要靠土壤“微生物益生菌”,要靠微生物在其繁殖和代谢过程中对上述污染物质进行分解、转化、固化、转移以及新的无害化合成等,从而达到彻底降解目标,恢复土壤健康。
  怎么理解呢?用打比方、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是,我们都知道“死面馒头”不好消化、营养差,所以我们要吃“发面馒头”——而土壤、氮磷钾各种肥料元素就是我们做馒头的面粉,没有酵母菌,面粉自身是做不成发面馒头的。再譬如,我们面前有一大桌“满汉全席”,如果我们的胃里没有消化酶、分解酶,大鱼大肉、海参鲍鱼吃下去是消化不了的,就无法转化成有效营养被人体吸收,我们的体质还是不会因此而强健,瘦弱、不抗疾病侵袭甚至因营养衰竭而孱弱早夭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正如央视《焦点访谈》中所言,在大量的农村实地调研中发现,原本用100斤的化肥现在已经用到了200斤甚至300斤,不仅不增产而且还减产,如此可见,土壤真正缺乏的不是“肥力”,而是“地力”。而土壤缺乏地力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土壤缺乏有机质和微生物益生菌。
  的确,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微生物益生菌”不是作物的营养和肥料,但是从其功能意义上来讲,“微生物益生菌”却是土壤的肥料、各种肥料的肥料,是土壤的“好厨师”“营养师”和“清洁师”。
  在实践中,各地采用优质“微生物菌剂”改良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治理土壤污染、重金属超标、地力衰竭,提高土壤有机质,修复土壤生态平衡和健康,恢复地力,减少土壤病害,促进作物增产、改善品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投入少,见效快,生态效果持久,健康可持续。
  近年来,各地发生的大量果树死亡、作物绝收的案例,其根源依旧在于土壤之“病”。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杰教授曾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作物长不好的原因是作物的根不好,作物的根不好是因为土壤不好,土壤不好是因为土壤里缺乏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和有机质!”可谓振聋发聩,一语中的。
 
 
 卷首语 >>更多
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平...
农田建设抓住改革机遇的五点...
 农业与政策 >>更多
江苏5人荣获全国“最美农技...
农业部发布农资领域 严重失...
 人物访谈 >>更多
说说我与碧护的那些事:碧护...
建标准果园 走科学管理之路...
 
 种植达人 >>更多
农资经销商转型拐点已至,你...
深泰化工战略大单品沃若&#...
 
 农化科技 >>更多
蔬菜大棚多膜覆盖要把握好关...
我国一半的土壤缺中微量元素
 
 农药登记 >>更多
国内企业登记芸苔素盘点
国内企业登记芸苔素内酯盘点
 农资走市场 >>更多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调研报告
种衣剂旺季不旺谁之过?
 生物农药专栏 >>更多
细分生物农药,共商生物防治...
新农药登记——植物源农药登...
 
 农业探索 >>更多
南京农大在作物疫病发生机制...
拜耳路富达® 带领...
 
 企业展台 >>更多
新安集团草甘膦获巴西登记
东至广信农化入选国家级“绿...
 
 植保农技 >>更多
植保问答
植保问答
 
 休闲农业 >>更多
“田园综合体”需要金融持续...
 卷首语 >>更多
农药企业需认清未来五大严峻...
农药行业更需要“备胎”计划
 要闻聚焦 >>更多
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及标签标...
生态环境部:全国范围危险废...
 市场纵横 >>更多
高毒农药生产使用,别再盲目...
中美贸易战已烧到农药行业 ...
 名企展台 >>更多
双创导师直播课堂第一期(葡...
“碧护综合技术”为青枣专业...
 农业科技 >>更多

  暂时没有内容
 环球农化 >>更多
中国或将成为生物刺激素应用...
 植保土肥 >>更多
植保问答
稻田草害、病害防治技术
 休闲农庄 >>更多
最好的余生:身体无病,心里...
永远不要和 层次不同的人争...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394529587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529522776
农化市场十日讯版权所有
全国农业高新科技产品交流中心 农化市场信息中心主办
电话:0513-83556825   传真:0513-83554785   手机:13809081381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