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态制剂的理论指导
1980年,中国农业大学陈延熙教授提出植物微生态学理论,认为植物体并非单个个体,其体内、体表都存在着大量微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它们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经过多年发展,该理论被定义为:植株是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与微生物组成的复合体,通过调节其微生态系统,提高植株的健康水平,达到增产、抗病抗逆和改善品质等效果。在此理论指导下,一些专家团队开展了微生态制剂的研发工作。
二、微生态制剂的研发思路
关于微生态制剂,我们在医学和动物学上有所了解,其在植物上的应用起步较晚,发展进程较慢。微生态制剂是作用于生物体表或体内,通过调节生物体固有微生物的比重和平衡,从而达到保健、增产和改良品质等作用的活性菌或其他制剂。其研发思路首先是从发病重的田块里选出健康植株,这些健康植株体表的有益微生物比例比较高。从中筛选菌株时,一方面选择针对靶标病害的菌株,另一方面选择具有高效促生、抗病抗逆功能的菌株,以保证微生物制剂的有效成分。研究人员在筛选菌株时采取“取之自然、用之自然”的方法,即在水稻上筛选的菌株用回水稻,玉米上的用回玉米,这样菌株发挥功效的能力较强。通过对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定殖和微生态调控、重寄生作用、产生抗菌物质和诱导植物提高抗病性等方面)的研究,将这项技术转化成产品进行推广应用。
三、微生态制剂的推广应用
近几年来,针对土传病害开发出抗重茬微生态制剂产品。该产品的有益菌株是芽孢杆菌和木霉菌的复配,剂型有水剂、粉剂和颗粒剂,可以用于拌种、基施、穴施、灌根、滴灌和喷雾等。目前这个产品也开发出了系列产品,可以用在不同作物上,防病效果显著。
1、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在番茄上的应用
2012年,山东寿光番茄施用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后,死棵烂秧现象减少,发病率控制在20%以下,增产15%~36%。2013年,延庆县小丰营番茄施用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后,植株健壮,株高增加,长势良好,增产20%以上。2015年,福建莆田荔城区黄石镇惠下村,番茄施用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后,增产25.5%,单果重增加34.2%,果实光滑、整齐,商品率高。
2、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在辣椒上的应用
2011年,广西南宁西乡塘区辣椒施用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后,死棵烂秧现象减少,枯黄萎等重茬病害减轻, 发病率在15%以下,增产20%~28%。2015年7月,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韩寺镇,辣椒施用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后,植株叶色浓绿,生长旺盛,硕果累累。2017年7月21日,包头市农牧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观摩,辣椒株高增加17.1%,单株挂果数增加10.8%,果实纵横径明显增加,预期增产25%以上,无病害发生。
3、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在西洋参、人参上的应用
2013年,山东威海文登地区西洋参重茬土传病害突出,施用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后,发病率控制在20%以下,增产15%~36%。2015年,长白山三年人参处理区的人参水根发达,单参重量增加,形状好。
4、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在其他作物上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用在茄子、甘蓝、洋葱、芹菜、生菜、南瓜、槟榔芋、大蒜、西葫芦、黄瓜、胡萝卜、马铃薯等作物上均取得良好防效,增产效果明显;在药材种植上,如当归、党参、黄芪、三七、重楼等,防效明显;微生态制剂还可以用于长山药、百合、烟草、向日葵、大豆、花生、棉花、草莓、柑桔、猕猴桃、西瓜等上面,不仅病害降低,而且增产增收。
四、微生态制剂的获奖情况
微生态制剂自研发后,先后获得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技术新产品奖、中华农业科技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