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植物出现生长困难,甚至死亡并不是因为它们自身的原因,而是因为土壤“病了”。动物生病会有异常表现,比如猪发蔫了、羊变瘦了、牛不吃草了等。植物生病也有语言,比如叶片变烂、秸秆发黄、果子发霉等。动植物都会用自己的语言告诉人们自己的不适,那么土壤到底会用什么方式来告诉我们“它们病了”呢?
尽管土壤不会说话,但是也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健康的土壤都是松软的,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养分,松软的土壤有透气的空隙,为根系提供充足的氧气,可以自由运输养分,为植物提供开花结果的营养。而生病的土壤异常坚硬,这种变硬的土壤在学术上叫作土壤板结,这就是土壤生病的症状之一,它用坚硬的身躯说出自己的不舒服,这就是土壤的语言。
土壤亚健康
土壤生病直接影响了粮食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北京市房山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朱文说道:“植物生长良好,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土壤环境,没有一个健康的土壤环境,就是再好的植物,再好的品种也不行。”北京市昌平区土肥站高级农艺师秦岭也表示,严重的土壤板结,干时死硬,根系扎不进去,湿时土壤结构被破环,成烂泥状,不通气、不透气,根系无法正常生长。而近些年生病的土地越来越多,尤其是大棚土壤生病的更多。温室大棚在我们国家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它不仅为老百姓的餐桌提供了丰富的品种,也提供了许多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可如今大棚里的土壤却出现了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几年前的一次普查,终于让专家发现了这些土壤生病的秘密。普查整顿发现,这些有问题的大棚土壤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盐超标。据统计,大棚土壤生病的现象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数量之大,程度之深,让普查的专家十分吃惊。数据显示,70%的大棚处于一个亚健康状态,其中有5%已经处于一种严重中毒或者严重病害的状态,已经不适合于生产了。
那怎么知道土壤里的盐是否超标了呢?1.土壤表面有白色物质。北京市土肥工作站中级农艺师文方芳表示,土壤板结严重时会在表面形成一种白色结晶,耕作起来特别困难。2.土壤出现红色藻类。这种藻类叫紫球藻,耐盐力强,只在盐分很高的土壤里生长,是盐类发生的一个指标性生物。如果土地大面积出现紫球藻,就不能种植任何作物了。
例如北京市昌平区宋师傅家的草莓,刚开始种时草莓长得很好,可是这几年是一年不如一年,甚至出现草莓叶子发黄的现象。于是宋师傅给草莓浇了水,可奇怪的是草莓还是发蔫,不得已只能拔掉大棚里的草莓,这些都是土壤盐分超标造成的。盐能够阻断植物的吸水,让植物变得越来越旱,这就是盐超标给植物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在根系周围的土壤中,盐的浓度太高,土壤中的盐就会通过根系把植物体内的水分反吸过来,最终使得植物旱死。大田里的盐很少是因为被大自然中的雨水洗掉了,这是大自然自我调节的功能,所以大自然的土很少有盐超标。
土壤盐害从何而来
土壤盐害是如何生成的?1.常年种植,没有空闲期。设施棚里的周年生产,使得土壤没有休息的机会,一年要种两茬,有的作物种植可能达到三茬、四茬。2.土壤施肥多。很多农户认为,大投入就会有大产出,因而在使用肥料的时候不管植物能不能够全部利用,一味地加大肥料的用量。由于养分越来越多,植物根本吸收不了,所以这些肥料往往会以金属离子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之中。这些不被植物吸收的金属离子和一些酸根离子结合,这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盐。3.大棚多是滴灌。大田基本采用漫灌,这种方式的水量很大,可以把土中的盐洗到土壤深层去。考虑到大棚不适宜湿度过高,往往不采用大水漫灌,基本都是采用滴灌的方式。滴灌的水量小,不容易渗透到土壤深层,不利于土壤洗盐。4.封闭的大棚不利于洗盐。保护地有一层保护膜,自然降雨不会流入大棚里,盐分不会被洗掉。在这种人为的半封闭或者封闭的环境中,由于大棚内温度较高,土壤中的水分容易蒸腾,温度越高,蒸腾的速度就越快。蒸腾过程中,水和盐一起向上运动,到了土壤表面,水已经蒸发掉了,但是盐只能留在土壤表面。
大棚土壤“洗盐”措施
为了解决土壤盐害问题,科研人员思考了很多方案。他们表示最好的方法就是大水漫灌,但这种方法对于大棚来说并不现实。大棚温度高,水分蒸腾快,且增加了大棚湿度,容易滋生病虫害,且如今的设施农业是集约型农业,换土或将棚进行搬迁不现实,所以找到一种简便经济的新技术迫在眉睫。在科研人员多方走访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洗盐的突破口。他们发现,尽管大棚一年四季都很忙,但在每年7月下旬-8月底,大棚比较空闲,这段时间正好也是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水的80%~90%,因此这段时期要敞开大棚,尽可能让大自然中的雨水冲洗土壤中的盐分。
雨水只能洗掉土壤的部分盐分,还是有些留在土壤中。因此选择耐旱耐涝、生长迅速、养分吸收能力强的作物成了关键。实验发现,玉米满足所有条件,此外玉米扎根在20厘米的土层中,而盐分往往集中在20厘米以上的土壤里。种植玉米,能够将0~20厘米土壤的盐分都基本吸收掉。土壤里的无机盐对土壤有害,但恰巧是玉米的最佳食物,这些无机盐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发生转变,化成有机质。如果再秸秆还田,就增加了土壤可利用的有机质,这样不仅土壤盐分降低了,整个土壤品质也都提升了,土壤变得健康了。此外,因为种植玉米的目的是给土壤洗盐,所以并不要求精耕细作。由于土壤中有过剩的养分,种植玉米时也不再需要施肥。
经过测算,一年一次这么“洗盐”,可以让土壤里的盐分降低30%~70%,而且当玉米秸秆还田时,还会给土里增加几千公斤的有机物。利用玉米洗盐,这项技术简单易学,意义非常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