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东平村芦笋俱乐部是一个生态休闲旅游小基地,这儿不仅充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还种植着有“蔬菜之王”之称的芦笋,它营养价值极高,深受消费者欢迎,前来游玩采摘的人络绎不绝。图片中笑容灿烂的人就是俱乐部的负责人姜朝晖,他的芦笋园里种植了40多个品种的芦笋。
中央电视台的《致富经》和《农广天地》栏目曾多次对这位创业致富的“芦笋大王”作过专题采访报道。“小姜眼界开阔,这里汇集了全世界不同的芦笋种类,在我国可以作为一个标杆。”北京农科院芦笋专家叶劲松教授也对姜朝晖赞赏不已。
日前,记者来到姜朝晖的芦笋园,只见大棚里一片片嫩绿的芦笋长势喜人,姜朝晖和工人忙得汗流浃背。“从年初开始,我们一天能采摘100多公斤芦笋。拔出来的芦笋粗包装后,送到海门的收购点精加工,然后装进冷库,销往上海的批发市场。”姜朝晖拿起一把嫩绿的芦笋说,“这个品种叫‘京1469’,因为分枝高,内径头粗壮、紧密,在所有芦笋品种里卖相最好,一斤批发价8元,是这里的主打产品。”
今年四十出头的姜朝晖是土生土长的东社人,原先一直在北京当木匠。2011年,为照顾患病在家的父亲,姜朝晖萌发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在东平村流转了40亩土地开始种植芦笋。“芦笋生长周期比较长,可以种植12年,经济效益高,而且本地几乎没有人大面积种植。”姜朝晖看准了其中潜在的商机。
说干就干,流转土地、搭建大棚、购买种子……一番筹备后,姜朝晖便开始试种芦笋。虽说在芦笋种植上是个“门外汉”,但他凭着一股钻劲,克服了重重困难,从选种到播种再到浇灌,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由于种植技术不过关,第一批播种的芦笋出苗率不高,损失不小,但他没有气馁。“芦笋生长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病害,我通过网络、书籍等找病因,还和北京农科院专家联系,请他们过来指导。”姜朝晖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芦笋的育苗、定植、施肥、防病、留养母茎等每个栽培技术环节他都了如指掌,俨然成了芦笋种植专家。他还采用大棚套小棚的模式,提高棚温,缩短休眠期,使芦笋提前上市,一年采摘期长达10个月。为带动村民种植芦笋,姜朝晖特地开辟了一片田地,作为芦笋新品种试验园。在试验基地里,试种了美国的加州早生、荷兰的1号全雄等20多个从国外引进的新杂交品种。“这些都是去年清明节刚下的苗,试验期比较长,得三四年才能试验成功,找出真正适合本地生产的芦笋来。”姜朝晖信心满满地说,“我觉得只要把好芦笋种源,就能在市场上占得先机。接下来,我将跟北京、浙江的农科所合作,走尖端路线,进行制种销售,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选自《通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