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米褐斑病在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为害较重。
玉米褐斑病通常为害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病菌孢子囊),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上病斑多发生于节的附近。
该病属真菌性病害,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次年病菌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孢子,并形成侵染丝,侵害玉米叶片和叶鞘导致发病。用带有病残体的秸秆还田,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堆肥或带菌的农家肥使病菌传入田内,造成菌源数量相应增加。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6-8月阴雨天多有利于发病。一般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生该病,12片叶以后不再发病。连作地块和低洼潮湿、土壤瘠薄的地块玉米植株抗病能力较差,通常发病较重。
预防玉米褐斑病,应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适时追肥。一般可在玉米4~5叶期追施苗肥,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适时中耕除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力。遇旱及时浇水,遇雨及时排涝。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组织,及时深翻土壤。
对常年玉米褐斑病发生重的田块,可在玉米4~5叶期,用三唑酮、戊唑醇等防治真菌性病害的药喷雾预防。玉米初发病时立即用这些药喷雾防治。在用药防治的同时,对发病田块或长势弱的田块,应及时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或喷施黄腐酸类等叶面肥,促进玉米生长,减轻病害损失。
(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