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小麦将陆续返青起身拔节,正是加强春季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实现稳穗、增粒、增重的关键时期。与上年相比,小麦旺长苗比例有所增加,部分田块土壤过湿,晚播小麦苗情偏弱,杂草基数、病虫害的威胁比较大,同时小麦生育进程快于常年,春季冻害风险高。
针对今年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和当前气候特点,各地应坚持因地因苗“分类管理、控旺促壮、促弱转壮、节肥增效、绿色防控、稳穗增粒、抗逆保丰”的技术途径,强化春季田间管理,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一是因苗制宜,施好拔节肥
春季管理的重点是施好拔节肥,开春时要及时查苗,对返青时群体过小(群体茎蘖数淮南小于40万/亩、淮北小于55万/亩)、穗数可能不足的三类苗和脱力落黄严重麦田,要提早施用拔节肥,以促进弱苗转壮,争取足穗;对群体茎蘖数适宜的一、二类苗麦田,在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第二节间伸长1~2cm、叶龄余数2.5左右时追施拔节肥,有利于培育壮秆大穗,拔节肥一般可亩施尿素5~8公斤和三元高效复合肥(N、P2O5、K2O各15%)10~15公斤。对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拔节肥应适当推迟施用,要做到叶色不褪淡不施肥。高产田还提倡施用保花肥,也叫孕穗肥,掌握在剑叶(旗叶)露出一半时施用,有显著的增粒增重效果,一般可亩追施尿素5~8公斤。但对弱筋小麦,施氮要前移,应以施用拔节肥为主,不宜追施保花肥。
二是清沟理墒,防渍防旱
春后要及时清沟理墒、疏通田内外沟系,保证排水畅通,要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淮北麦区尤其旱茬小麦春后要注意防旱,要清理三沟,以利于中后期灌好拔节孕穗水。
三是适时化除,及时绿色防控病虫害
春季要根据草相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控制杂草危害,要注意安全用药、防止冻药害。要注意加强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对病虫防治要及时用药、用对药剂、足量用药,白粉病、纹枯病主要是防止过迟防治,赤霉病关键是打药时间要科学。要突出强化“一喷三防”工作,结合病虫防治进行药肥混喷,可一喷多防、保绿防早衰、保粒增重。
四是防御冻害,及早补救
今年早春发生冻害的风险较高,在小麦冻害发生后2~3天要及时调查幼穗受冻程度,对茎蘖受冻死亡率超过10%的麦田尽早追肥,幼穗冻死率10%~30%的麦田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冻死率30%~50%的麦田亩施尿素7~10公斤,冻死率50%以上的麦田亩施尿素12~15公斤,争取小分蘖和高节位分蘖成穗,以挽回产量损失。
五是控制旺长,防止倒伏
对群体过大、有倒伏风险的麦田,应强化控旺防倒:①严格控制早春施肥;②拔节前镇压,旺苗要重镇压。一般镇压1次,控制效应在1周左右, 因此旺苗每隔10天左右压1次,连续镇压2~3次,土壤过湿、有露水、封冻、盐碱土等情况下不宜镇压,拔节后的小麦不能镇压;③化控,在倒5叶至倒4叶初,叶面喷施生长抑制剂,可控旺防倒伏。
本文作者系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江苏省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扬州大学郭文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