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黄花叶病是由小麦黄花叶病毒或中国小麦花叶病毒单一侵染或复合侵染所引起的病害,对小麦的危害程度与小麦品种、耕作制度、气候条件、播种时间相关。
近几年小麦黄花叶病在黄淮海麦区逐渐发展成为导致春季小麦黄苗的主要因素之一。
病毒的自然传播介体为禾谷多黏菌,它是禾谷类植物根部表皮细胞内的一种弱专性寄生菌,病毒在其休眠孢子囊内越夏,小麦秋播后随孢子囊萌发传至游动孢子,当游动孢子侵入小麦根部表皮细胞时,病毒即进入小麦体内进行侵染。土壤中带毒的休眠孢子囊抗逆性极强,能够在土壤中存活20年以上,可随耕作、流水等方式扩大危害范围。该病在麦苗3叶1心期以前侵染但不显症,次年麦苗返青阶段开始显症。病情发展的适宜气温为8~15℃,气温达20℃以上时停止发展。
该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叶片黄化,植株矮小,分蘖减少。苗期发病心叶上呈现褪绿或坏死梭形条斑,与绿色组织相间,呈花叶症状;进入返青期后,心叶花叶症状更明显,有的心叶伸展不开、扭曲;拔节后下部叶变黄枯死,严重的主茎也枯死,中部叶片出现大量黄绿相间的斑块、条纹。该病发生突然,发展较快,对小麦生长发育十分不利,轻者主茎尚能成穗,重者整株不能拔节抽穗。
调查显示,小麦黄花叶病易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毒源较多。前些年小麦黄花叶病只在个别地区零星发生,没有引起重视,近年来随着机械调运和水流蔓延,存在多数村镇交叉感染的情况,病田逐渐增多。二是气象因素。小麦播种后的土壤温湿度及次年小麦返青期的气温是影响该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小麦播种后气温低土壤湿度大,返青拔节后如遇气温回升缓慢、阴雨天多,8~15℃持续时间较长,有利于禾谷多黏菌休眠孢子萌发和游动孢子的侵染,加重病情。三是小麦播期早,播量大,管理粗放。小麦过早播种,土温适宜,有利于土壤中禾谷多黏菌休眠孢子萌发侵染;土壤地力差、基肥不足、播种量过大,容易造成冬前麦苗瘦弱或旺长,抗病、耐病能力降低。
目前对小麦黄花叶病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主要采取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来减轻危害。一是常年发病的田块,需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二是与油菜、大麦、马铃薯、蚕豆等非寄主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改变禾谷多黏菌的生活条件,达到减少病原苗、减轻病害的目的。三是加强田间管理。老病田要深耕,增施腐熟有机肥,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抑制病菌繁殖;小麦适时晚播,避开传毒禾谷多黏菌的最适侵染时期;苗期合理控制土壤水分,减少带毒游动孢子随水流传播;次年春季早中耕划锄提高地温,早追施肥料补充营养,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对已经发病的麦田,可追施适量速效氮肥,并配合喷施吗胍•乙酸铜、碧护和磷酸二氢钾溶液,减缓病情发展,促进病苗快速恢复生长,降低危害损失。
(于金宝 孔慧 席修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