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对晚稻增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是多种酶的活化剂。钾是水稻体内非常活泼的元素,主要分布在幼嫩部位和生长活跃的部位,如芽、幼叶、根尖等;施钾能促进水稻体内蛋白质、淀粉、纤维和木质素的合成,增加茎秆强度,提高植株的抗病抗倒能力;施钾能改善稻米品质,这是因为适量的钾肥能提高稻米中蛋白质含量,提高稻米的营养价值。
很多农户以为稻草还田就可以补充钾素,于是只重视施氮、补磷,忽视施用钾肥,导致稻株下部叶片常出现褐色斑,谷粒缺乏光泽不饱满,易倒伏和感染病害。在晚稻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期缺钾,会使每穗枝梗数及粒数都减少,影响产量。有的稻区由缺钾引起的赤枯病的面积越来越大。因此,合理施用钾肥,对提高晚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晚稻怎样合理施用钾肥呢?
正确掌握基、追肥比例。洞庭湖稻区多年施用试验表明:钾肥作基肥和早期追肥,对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提前分蘖、增粒增重效果显著;而后期追施增产效果较差。在施用时以基肥、追肥各半;或基肥2/3,追肥1/3效果最好,追肥应在晚稻分蘖高峰前期施用。
优先施用于缺钾稻田。钾肥的肥效与土壤质地有关,土壤质地粗的砂性土,不仅供钾能力低,持钾能力也低,有效钾容易流失,这种土壤施用钾肥后增产十分明显。排水不良的稻田,由于氧气缺乏,严重影响根系的发育,在这种田里施用钾肥,可提高土壤过氧化酶的活力,促进氧化作用,减少黑根、烂根,增强根系的吸收性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40ppm,缓效钾含量低于200ppm,是极度缺钾的土壤,施用钾肥的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土壤速效钾含量在40~80ppm、缓效钾含量在200~300ppm的为缺钾土壤,施用钾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80ppm、缓速钾含量高于300ppm,施用钾肥一般无效。所以,应把有限的钾肥施在那些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80ppm和缓效钾贮量少、释放速度慢的土壤上,增产效果才会显著。
一般来讲,杂交晚稻需钾较多,常规晚稻需钾较少。缺钾稻田施用钾肥,稻谷产量均随施钾的增加而递增,但每公斤钾肥增产的效益,则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递减。即使在缺钾稻田施用,也不是钾肥施用越多越好,一般应亩施氯化钾6.5~8.5公斤,或硫酸钾7.5~10公斤,经济效益较高。耐肥的杂交水稻可增加到每亩12.5公斤左右;冷浸田速效钾含量低,也可适当增加钾肥施用量。
正确掌握施用深度。晚稻根系吸收钾素养分需在足氧条件下进行,水稻又属浅根系作物,大部分根系分布在10~15厘米土层内,钾肥作基肥施用,耕翻深度以10~15厘米为宜。早期追肥,应在撒施后结合耘田,使钾肥和泥浆相互混融。施肥后水层不宜过深,5-6天内不能排水,更不能频繁干湿交替,以免养分流失和被土壤固定,降低钾肥肥效。
氮、磷、钾合理配合。在水稻营养成分中,各种营养元素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并存在一定的动态平衡关系。缺少任何一种养分,不但导致水稻该元素产生缺乏症,也会影响其它元素的正常吸收利用,使水稻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即使是在缺钾稻田,也必须各种养分科学配合施用。
口/曹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