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是小麦生长期危害严重的害虫之一,近年来在冬春温暖和偏干旱气候条件下常偏重发生,其具有繁殖快、发生代数多、种群密度大等特点,主要通过药剂来防治,但长期频繁、大量、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局部地区麦蚜对一些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为了解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和新烟碱类等常用杀虫剂和新药氟啶虫胺腈对小麦田蚜虫的防效和抗性水平,笔者在山东省小麦主产区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设8个药剂处理,每亩分别用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3克、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75克、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克、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克、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2毫升、40%毒死蜱乳油30毫升、40%氧乐果乳油275毫升、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克。在小麦灌浆期即穗部蚜虫发生盛期用电动喷雾器施药,每亩用水量30公斤。
施药后3天调查,氟啶虫胺腈处理对麦蚜的防效显著高于其他7种杀虫剂,为85.6%;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处理的防效较好,分别为77.5%、76.9%和78.5%,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氧乐果、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处理的防效一般,分别为69.2%、69%和67.8%,均显著低于以上4种药;吡蚜酮处理的防效最低,仅为44.6%。
施药后7天调查,氟啶虫胺腈、啶虫脒、吡虫啉处理的防效分别为97.5%、95.1%和94.4%,显著高于其他药,表现出良好的持效性;其次是氧乐果和吡蚜酮,防效分别为86.6%和85.2%,持效性也较好;抗蚜威和毒死蜱的防效分别为80.7%和80%,持效性一般,与氟啶虫胺腈、啶虫脒、吡虫啉、氧乐果和吡蚜酮的防效差异极显著;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效最差,为74.8%。
从8种杀虫剂对小麦蚜虫的田间防效来看,氟啶虫胺腈具有速效性高和持效性长的特点:啶虫脒、吡虫啉和抗蚜威对麦蚜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有机磷类杀虫剂氧乐果和毒死蜱的速效性较差,但持效性较好,这两种药本身属高毒农药,而且是乳油制剂,易污染环境,建议在蚜虫发生普通年份作为替代药与其他药交替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但在蚜虫暴发期建议少用或不用;吡啶类杀虫剂吡蚜酮对麦蚜的速效性差,但具有较好的持效性,这与吡蚜酮特殊的口针穿透阻塞作用方式(对昆虫没有击倒活性,也不会产生直接毒性,但昆虫一接触就会停止取食,最终饥饿而死,所以致死作用较慢,但对环境相容性好,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有关;高效氧氟氰菊酯对麦蚜的速效性不理想,持效性也较差,而且研究表明麦蚜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已产生低水平的抗药性,建议减少使用。
小麦抽穗至扬花期是麦蚜防治的关键时期,应根据蚜虫的发生情况及时用药防治。在小麦蚜虫始发期,可选用氟啶虫胺腈、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或吡蚜酮防治,在小麦蚜虫盛发期可选用氟啶虫胺腈、啶虫脒、吡虫啉或抗蚜威防治。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小麦一个生长季内用药防治麦蚜2~3次,为延缓麦蚜对杀虫剂抗药性的产生,应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如一年内第一次防治使用吡虫啉或啶虫脒,第二次使用抗蚜威或吡蚜酮,第三次使用氟啶虫胺腈等,尽量使同类型或同种杀虫剂在同一田块上使用间隔时间延长,以延缓蚜虫抗药性增加,延长杀虫剂的使用寿命。
口/于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