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麦播种普遍较晚,苗情较弱的小麦及旺长的小麦最容易发生冻害,农民朋友尤其要注意防范。
预防小麦田冻害的措施
1、浇足底墒水,提高整地质量。底墒是基础,整地是关键,七分种,三分管,是对小麦多年来稳产高产的经验总结。近年来,农民抢墒面积大,加之浅旋耕,为小麦形成冻害埋下了很大隐患。尽管采取了浇蒙头水和满月水措施,对土壤紧实度和防冻起到了较好作用,但由于浇地时温度高,使土壤形成大量裂缝,农民又不愿意锄划,而蒸发量大,冻水还必须补浇,所以宁可晚播也要浇足底水,这样只浇冻水即可,甚至大部分地块可免浇冻水。
2、控旺苗。就是千方百计控制小麦地上生长。一是在小麦越冬期,每亩用多效唑40克或0.3%~0.5%矮壮素溶液喷洒麦苗,可抑制植株生长,抗御或减轻冻害发生。二是镇压两遍,使小麦地上部分遭到破坏而生长缓慢。
3、促弱苗。弱苗地上部分易遭冻害,结合浇冬水,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公斤/亩,也可根外喷施蔗糖等。
4、浇冻水。无论是底墒不足或麦田早浇水的都要浇好越冬水,掌握在夜冻昼消时间,但晚播麦浇过底墒的不再浇冻水。
5、麦田覆盖,防止猪吃羊啃等。冬前在旱地小麦行间,每亩撒施300~400公斤麦糠、碎麦秸或其它植物性废弃物,既保墒,又防冻,腐败后还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是旱地小麦抗旱、防冻、增产的有效措施。在小麦进入越冬期后,顺垄撒施一层粪肥(群众称之为“暖沟粪”),可以避风保墒、增温防冻,并为麦苗返青生长补充养分。盖粪的厚度以3~4厘米为宜,每亩施用粪肥5车左右;粪肥不足时,晚茬麦田、浅播麦田、沙地麦田以及播种弱冬性品种的麦田要优先盖。
死苗不超过50%的麦田不能毁种,在返青和拔节期各追10公斤尿素,促进中、小蘖成穗,保证后期不早衰,千方百计把冻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小麦冬灌注意“三看”
小麦冬灌可以有效防冻,但冬灌时要注意看天、看地、看苗。
1.看天。在秋雨稀少、冬冷干旱的年份效果最好。冬灌适宜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左右时进行。过早,气温偏高,蒸发旺盛,不能起到蓄水保墒的作用,并会因水肥充足引起麦苗徒长、甚至冬前拔节过苗,冻害严重;过晚,温度偏低,不利水分下渗,地面易积水形成冰壳。农谚说:“不冻不消,冬灌嫌早;夜冻日消,灌水正好;只冻不消,冬灌晚了”,这是有科学道理的。
2.看地。土壤墒情不足,5~20厘米土层含水量沙土低于13%、壤土低于15%、粘土低于17%,或土壤相对湿度低于65%,即需进行冬灌,高于上述指标要缓灌或不灌;稻茬麦底层地湿墒足,地温偏低,不宜大水漫灌,以免麦苗发红、发黄,甚至死苗,可采取喷、管灌的方法,以利增温保苗。
3.看苗。小麦早茬旺苗一般底墒较好,可以缓灌或不灌,积水、晚茬麦播种迟,冬前生育期短,有效积温不足,单根独苗多,为了充分利用初冬冷暖间隙的有效积温,促进分蘖盘墩,除过于干旱的田块外,一般以不灌为好。
另外,还要提高冬灌质量。灌水质量不同,效果两样。冬灌水量以浇透为准,水在当天渗完为宜,要防止因大水漫灌造成冲、压、淹淤,伤害麦苗,并在冬灌后适时划锄松土,防止板结龟裂透风,伤根死苗;选晴暖天气的上午9点至下午3点浇水为好;对底肥不足、苗弱、群体小的麦田可以结合浇越冬水,每亩追施尿素5~7.5公斤。冬肥春用,促使麦苗转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