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家庭农场认定标准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危机变转机,菇农兄弟觅地转作花果产销
30年前,徐家兄弟本来在宜兰种香菇、卖香菇,当时,光是向林业局进货培植香菇所需要的椴木,一年至少要进600至1000段木头。后来,因为林业局禁止伐木,徐氏兄弟首次感受到香菇种植的危机,于是,决定另谋出路——这个危机其实就是一个转机。
也正因为从小居住在苏澳白石山矿区,曾目睹采矿造成河床流失、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所以,徐家人很注重水土保持,终于在冬山乡落脚。于1989年,买下一块10公顷大的农地,开始在此种花种树,并于1994年,正式成立“三富花园农场”,经营园艺作物及果树产销。这样过了2年,又进一步朝休闲农业发展,转型为休闲农场,开始接待各地游客。
生态最重要,利用物竞天择原理维护自然
打从开农场以来,个性温和的徐家三兄弟保持着“爱-土地”坚持不使用农药、不采用化肥的原则,并配合四季时令的变化,谨守“生物链自行运作、利用一物克一物、一物育一物的原理”,让动植物生态自然形成。
而除了采用“生态工法”维持大自然的平衡,为了积极维护这片土地的环境,徐家人经过评估之后,也毅然放弃对农场带来不少收入的露营项目,并将原来的营地都改为种树造林。
“让大家来这里露营,固然可以赚钱,但对环境的杀伤力实在太大!”徐文良说:“我们相信能舍才能得,如果当初不舍弃露营区,今天也不可能造就出农场的生态区。”
惊喜观生态,日夜都有精彩可期的动植物秀
的确,在这样细心的呵护之下,现在的三富就像一处浑然天成的自然森林,动物、植物各得其所,包括蝴蝶、蜻蜓、甲虫等丰富的昆虫资源,连初夏才能看得到的萤火虫,这里冬天的晚上也能看见它们提灯夜游的身影。此外,青蛙种类也很丰富,在台湾所具有的33个品种当中,这里竟然有22种。
至于鸟类更是不可胜数,尤其是八色鸟,很多人以为云林才有,但它们却是这里的常客,吸引大批爱鸟游客及摄影专家前来追鸟。
既然来到这样的生态宝库,当然不能错过这样的寻宝机会。徐文良说:“夜晚和清晨是进行生态观察之旅的最佳时间段,一般夜间是傍晚开始,可以看到萤火虫、树蛙等夜行性动物的生态。至于白天,则可以欣赏到各类鸟类和昆虫,甚至还能碰到野生台湾猕猴!如果想要参加生态之旅,最好提前一天就到农场入住,以免错过时间!”
动手玩创意,结合花草虫鸟图腾留下纪念
除了丰富的动植物生态之外,擅长活动设计的徐文良,也为来到农场的大小游客规划出多元化的DIY体验,包括以农场生态为灵感出发的百变青蛙彩绘、用植物叶片加上燃料拓印的T恤制作,还有从农村生活文化延伸出来的手工万花筒等。不但充分结合农场资源,也让每个人在参与过程中发挥个人创意,并能在亲自动手之后带回最具纪念价值的礼物。
徐文良说:“我们相信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带给人们启发行动的重要生命经验,引领大家更愿意亲近自然、学习自然,感受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进而获得爱护环境的正确知识、技能与力量……”
别小看这些DIY活动的影响力,它就像是一颗种子,虽然看似轻松,但在不可预期的将来、也不知道在谁的身上,就可能长成一棵大树——这就是体验教育潜移默化的真义。
惬意歇脚处,徜徉浪漫紫屋森林啜饮幸福
从走进三富农场开始,经典的紫屋森林庭院,就是令人深感幸福的第一站!园区内绿树成荫,而且还有清泉流水以及美丽的景观池,加上池内有成群的游鱼水鸭在嬉戏,让人心旷神怡、倍感轻松。
在这个农场最浪漫的地方,不但可以坐下来歇歇脚,甚至还能享受农场主亲自研制出来的餐饮。例如,他将一年只收一季的柚子,变成一年四季皆宜的柚花茶、柚子蛋糕、饼干、柚香鸡等产品。不仅让外来的游客尝到了当地的美食,还达到了农场产品推广出去的目的。
“想要推广农业,就不得不推陈出新,让游客永远有新鲜感!”徐文良二十多年来为这些理念努力的点点滴滴,都被女儿徐俪祯看在眼里,留学回国后她便加入经营农场的队伍中。
徐俪祯
“爸妈太辛苦了,我一定要帮忙。才能减轻他们的压力。”虽然她很年轻,但她却有着非常成熟的思维,她说,如果要朝着永续经营的方向前进,那么,农场必须加入年轻人才行。现在,在父亲的支持下,她手下的团队成员有8个人,但平均年龄只有35岁。
相比很多农场只靠老一辈创业者苦撑,三富因为有这样一群新血液的加入,所以显得更加生机蓬勃,活力四射。
“对于企业文化与环境共存的土地认同感,是我们最大的向心力。不管是老还是少,就因为我们喜欢在青山绿水间工作,所以我们做得很开心,也希望把这样的欢乐带给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