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水溶肥料,国家的准入门槛很低,大量水溶肥企业涌入市场,导致水溶肥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目前除坚持做水溶肥的企业外,很多农药企业也跻身水溶肥生产行业,致使肥料行业陷入了拼指标、拼含量、拼价格、拼销售概念的困局。
产品与作物实际需求脱节
不同作物有不同的营养需求。对于着力全国市场的企业来说,他们生产肥料的着眼点仅仅在于是否能达到国家标准以及是否有宣传亮点等,而对市场作物需肥特性等研究明显不足。同一种肥料在面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施肥习惯的农户时,明显力不从心。
肥料生产线差别大
水溶肥、有机肥、生物肥、复合肥的生产设备均不相同。同一家企业在生产肥料时,很难生产出满足作物全程营养需求、补充土壤微生物、改良土壤等多种功能的肥料。产品链的缺失导致企业只能以产品为导向设计作物营养施肥方案,而非以作物营养需求为基础设计施肥方案,导致研发与应用脱节。
产品流通链长,肥料效果难以保证
现阶段肥料的流通渠道为:成品—工厂库房—省级批发商(市级批发商、县级批发商)—乡镇批发商—用户。流通环节长,从生产备货到终端用户手中所需时间也比较长,过期和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比比皆是,尤其是微量元素亚铁离子、微生物肥料,长期存放肥效难以保证。
常年赊销恶化市场有序运作
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过度的市场服务,赊销成了最低级的竞争手段。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还没到施用化肥的时候,卖农资的已经将化肥送到农户家。农户怕买到假农资,先赊销,见效后再说。农户欠农资店,农资店欠公司,进一步加大了肥料产品的流通成本。
农户对作物养分需求并不了解,盲目用肥
目前大多数从事种植业的农户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作物营养需求规律方面知之甚少。而当前企业主办的培训会议以田间农技为主,农户在识肥、用肥方面知识欠缺。一味追求产量的心理导致肥料施用量偏大,肥料利用率低下,土壤环境恶化,导致作物根部病害逐年加重,不利于食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有机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