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是危害水稻生长的主要虫害之一。它主要有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三种:灰飞虱在当地越冬,主要为害秧苗传播条纹叶枯病;白背飞虱、褐飞虱由南方随气流进行远距离迁飞,其中白背飞虱喜高温在盛夏为害最重;褐飞虱在秋季繁殖为害最大,如防治不当,可产生对水稻产量的直接威胁。为此,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开发了60%吡蚜·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两个防治水稻飞虱的新产品,在2013-2014年进行多点试验的基础上,2015年又重点在上海、安徽进行试验,同时在江苏省内进行多地布点扩大示范。现将有关试验、示范资料整理叙述如下:
60%吡蚜·噻嗪酮WP
该产品由吡蚜酮、噻嗪酮进行科学复配,具有速效和长效相兼顾的优点。特别是加入中南9708高效助剂后,有效延长了药剂持效期,显著提高了防效。据2015年安徽省霍邱县、南陵县两地试验资料表现(见表一):亩用60%吡蚜·噻嗪酮WP20~30克时,对稻飞虱防效不及对照药25%吡蚜酮WP(20克/亩),而当亩用量提高到40克时,在药后1天、3天、14天、21天调查,平均防效分别为26.25%、75.88%、89.93%、90.23%,要优于25%吡蚜酮WP。另据江苏省省海安县植保站试验,该药剂对水稻灰飞虱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其中亩用40克时,药后3天、7天、14天、21天、30天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4.85%、88.69%、82.91%、80.24%、77.79%,与其它各处理间的差异极显著。在灰飞虱正常发生年份,生产中可作为防治灰飞虱的交替使用药剂品种。但是,在多年使用噻嗪酮对飞虱已产生较高抗性地区,防效就不太理想。如安徽庐江县试验,在亩用60%吡蚜·噻嗪酮WP 30~40克时,对褐飞虱最高防效仅62.49%~63.43%,还不及吡蚜酮单剂。
在继续做好该产品在外地试验的同时,为了进一步做好该产品的推广,2015年由江苏省植保站牵头,原定组织省内20个县、市(区)进行扩大示范。但由于供药时间迟、部分地方飞虱较轻等客观原因,实际有12个单位具体进行了实施工作。
60%吡蚜·噻嗪酮WP示范共有张家港等11个单位参加。据示范调查资料汇总,在统一亩用60%吡蚜·噻嗪酮WP40克的情况下,其药后7-8天、14-15天、21-22天对水稻飞虱的平均防效分别达94.66%、90.39%、95.08%,特别在药后30天的防效仍在90.48%,显著好于对照药25%吡蚜酮WP。另外,据张家港市植保站对白背飞虱、灰飞虱的示范效果调查,亩用60%吡蚜·噻嗪酮WP 40克时,对白背飞虱在药后3天、7天、21天、30天的防效分别为85.88%、90.80%、90.77%、93.10%;对灰飞虱防效分别为93.0%、94.4%、94.7%、95.7%。
50%呋虫胺WG
该产品具有内吸、速效、广谱作用,且安全、环保。加入中南9708高效助剂后,能保持药效稳定,延长持效期,可适用于多种作物。公司坚持在上年试验的基础上,2015年继续在上海浦东区、安徽霍邱县、南陵县、庐江县和江苏昆山市进行布点试验。据试验资料汇总(见表二),亩用50%呋虫胺WG 8克时,在药后1天、3天、14天、21天调查,其对水稻飞虱的平均防效分别为22.46%、64.93%、85.32%、82.64%;亩用10克时,防效分别为25.64%、69.70%、88.41%、87.05%;亩用12克时,在药后1天、3天、7-9天、14天、21天的防效分别为34.24%、70.75%、87.86%、92.65%、93.56%。通过2015年试验进一步表明,当亩用50%呋虫胺WG 10~12克时,其防效可达90%左右,并好于对照药吡蚜酮。另据昆山市试验资料反映,亩用12克的用量时,在药后28天的防效仍达93.36%;上海市浦东区试验,亩用12克、16克两个处理,药后3天、7天、14天的防效分别为69.34%、84.27%、87.66%和71.65%、90.81%、94.48%,也要好于吡蚜酮和烯啶虫胺两个对照药。
与此同时,2015年还在江苏省重点抓了参与实施的张家港等12个县、市(区)的防效示范。据示范调查资料汇总,在统一亩用50%呋虫胺WG12克的情况下,其药后7-8天、14-15天、21-22天、30天对稻飞虱的平均防效为93.71%、94.42%、94.82%、90.53%,明显优于对照药25%吡蚜酮WP。另据张家港市植保站调查观察,在亩用12克时,药后3天、7天、21天、30天对白背飞虱的防效为别为89.92%、93.4%、93.41%、95.1%;对灰飞虱的防效分别为84.7%、93.9%、94.2%、95.3%。两年来的试验示范表明,该产品对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控效果,且因长期使用噻嗪酮已对飞虱产生较大的抗性的部分地区,大力推广应用该产品是一个最佳选择。
表一 60%吡蚜·噻嗪酮WP不同用量对稻飞虱防效试验
试验地点
|
60%吡蚜·噻嗪酮 20克/亩
|
60%吡蚜·噻嗪酮 30克/亩
|
60%吡蚜·噻嗪酮 40克/亩
|
25%吡蚜酮WP 20克/亩
|
药后1天
|
药后3天
|
药后14天
|
药后21天
|
药后1天
|
药后3天
|
药后14天
|
药后21天
|
药后1天
|
药后3天
|
药后14天
|
药后21天
|
药后1天
|
药后3天
|
药后14天
|
药后21天
|
安徽霍邱
|
32.89
|
64.47
|
79.70
|
75.49
|
43.15
|
72.52
|
88.29
|
88.62
|
47.43
|
82.05
|
96.44
|
95.26
|
44.10
|
76.27
|
92.97
|
90.04
|
安徽南陵
|
4.46
|
18.55
|
61.69
|
65.16
|
2.57
|
40.43
|
69.43
|
80.19
|
5.06
|
69.71
|
83.42
|
85.19
|
8.34
|
64.49
|
82.13
|
84.09
|
平均
|
18.67
|
32.24
|
70.70
|
70.33
|
22.86
|
56.48
|
78.86
|
84.40
|
26.25
|
75.88
|
89.93
|
90.23
|
26.22
|
70.38
|
87.58
|
87.07
|
表二 50%呋虫胺WG不同用量对稻飞虱防效试验
试验
地点
|
50%呋虫胺 8克/亩
|
50%呋虫胺 10克/亩
|
50%呋虫胺 12克/亩
|
25%吡蚜酮20~25克/亩
|
药后1天
|
药后3天
|
药后14天
|
药后21天
|
药后1天
|
药后3天
|
药后14天
|
药后21天
|
药后1天
|
药后3天
|
药后7-9天
|
药后14天
|
药后21天
|
药后1天
|
药后3天
|
药后7-9天
|
药后14天
|
药后21天
|
上海浦东
|
|
|
|
|
|
|
|
|
|
69.34
|
84.27
|
87.66
|
|
|
72.27
|
88.16
|
90.95
|
|
安徽霍邱
|
35.77
|
66.48
|
83.33
|
83.42
|
41.41
|
72.44
|
89.71
|
93.52
|
49.16
|
80.43
|
|
97.16
|
98.39
|
44.10
|
76.27
|
|
92.97
|
90.04
|
安徽南陵
|
12.36
|
74.62
|
91.81
|
94.27
|
14.96
|
80.36
|
94.54
|
96.53
|
15.63
|
85.73
|
|
96.07
|
98.00
|
8.34
|
64.49
|
|
82.13
|
84.09
|
安徽庐江
|
19.24
|
53.69
|
80.81
|
70.24
|
20.54
|
56.30
|
80.98
|
71.27
|
37.93
|
66.04
|
84.01
|
89.70
|
84.30
|
23.87
|
63.27
|
83.76
|
89.13
|
81.80
|
江苏昆山
|
|
|
|
|
|
|
|
|
|
52.19
|
95.31
|
|
|
|
69.1
|
92.81
|
|
|
平均
|
22.46
|
64.93
|
85.32
|
82.64
|
25.64
|
69.70
|
88.41
|
87.05
|
34.24
|
70.75
|
87.86
|
92.65
|
93.56
|
25.44
|
69.08
|
88.24
|
88.80
|
85.31
|
江苏省植物保护站 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