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台风来袭,稻飞虱的迁飞路径受到影响,加上近期气温走低给稻飞虱提供了良好的孕育环境,目前安徽部分地区田块的稻飞虱尤其是褐飞虱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农户要高度重视这一情况,并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
稻飞虱的分类
常见的稻飞虱有两种,即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白背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全国主要稻区均有发生。除为害水稻外,还可以为害小麦、玉米、高粱、茭白、甘蔗等。
褐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是我国南方稻区晚稻穗期重要防治害虫。自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稻区常爆发成灾。
稻飞虱的为害特点
稻飞虱喜温暖高湿的气候条件,尤其是以26~28℃最为适宜,温度过高、过低及湿度过低都不利于其生长发育,尤以高温干旱影响最大。栽培上施肥不当,如氮肥施用过多、过迟或偏施会造成稻株生长过于嫩绿,后期贪青徒长,田间郁闭,水稻插植密度过高,丛间小气候高湿、阴凉以及稻田长期积水等,均有利于稻飞虱的发生和繁殖。
稻飞虱成虫、若虫多群聚在水稻中下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吸食、产卵,以针状的刺吸式口器插入水稻植株中吸食汁液,受害稻株茎秆上出现很多黑色或褐色斑点,叶尖褪绿变黄,并加重纹枯病的发生。它可以一夜间造成水稻“穿顶”,严重时稻株基部变黑、枯死、倒伏。
稻飞虱的防治难点
对于稻飞虱防治,其中最难防治的是褐飞虱,主要原因有:
基数大:褐飞虱基数较大且繁殖能力强,一旦爆发难以彻底杀灭,如果杀灭不彻底,很快就会再次繁殖起来。
施药效果差:水稻生长后期,茎秆老化,药剂很难传导到稻飞虱聚集区域;稻叶密集,药剂很难喷透;后期田间缺水,很多稻飞虱打落后并没有彻底死亡。
有效控制药剂不多:目前对于暴发性稻飞虱,有效防治药剂并不多,更没有特效药剂,所以这让很多农民一筹莫展。
稻飞虱的防治技术
1.及时观察与预防 对于褐飞虱的防治,建议还是以预防为主。农户要经常到稻田里观测3~5行,拿一个盆在稻株下拍一拍,如果每丛虫量达到15头就应该及时防治。
2.防治药剂选择 目前,对于褐飞虱没有特效药剂,另外一些常用药剂如吡虫啉等已经产生了抗性,不建议使用。部分药剂如吡蚜酮、呋虫胺的速效性弱,虫量大时杀虫速度较慢,所以防治药剂的选择尤为关键。推荐使用烯啶虫胺,它的速效性和持效性都比较好。农户还可以选用有机磷的农药,如敌敌畏、毒死蜱与呋虫胺混用,或者吡蚜酮+烯啶虫胺混用。不能打药的地区,可以把毒死蜱、敌敌畏拌土撒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