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
问:水稻分蘖末期在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叶瘟、纹枯病的同时,能否混用多效唑控制基部节间长度?如能混用,每亩纯药用量多少?
答: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适用药主要有毒死蜱、丙溴磷、茚虫威、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氰氟虫腙、溴氰虫酰胺、多杀霉素、乙基多杀菌素等。防治稻飞虱的适用药主要有异丙威、仲丁威、毒死蜱、丁硫克百威、吡蚜酮、烯啶虫胺、呋虫胺、氟啶虫胺睛、噻虫胺等。防治稻叶瘟的适用药主要有三环唑、稻瘟灵、咪鲜胺、春雷霉素、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戊唑醇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适用药主要有苯甲·丙环唑、己唑醇、烯唑醇、戊唑醇、井冈霉素、氟酰胺、噻呋酰胺、嘧菌酯、肟菌-戊唑醇、烯肟·戊唑醇等。多效唑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抑制作物生长,用于调节水稻生长施药浓度一般为200-300毫克/升。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苯甲·丙环唑等唑类杀菌剂对水稻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最好不要与多效唑混用,如果混用要注意控制总用量,以免对水稻生长造成过度抑制。多效唑与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杀虫剂正常混用,一般不会对水稻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
问:局部发生水稻叶尖黄以及有褐色斑点,是什么原因,用什么药好?
答:是细菌性褐斑病,应严格实行植物检疫制度。病害常发区选用抗病、耐病品种。晚稻收获后,把收割后的稻草、田边杂草集中进行烧毁,消灭病菌。建议用噻菌铜、氢氧化铜、噻唑锌、辛菌胺喷雾防治。
问:叶片上部发黄,下部正常,全田普遍发生,是否是因为天气原因?
答:由上图分析是细菌性条斑病。在做好种子消毒处理的同时,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病壮秧。提倡配方施肥,避免偏施、迟施氮肥。灌溉用水做到浅水勤灌,避免串灌、漫灌。
秧田3叶期及移栽前用氢氧化铜、叶枯唑、辛菌胺等药剂进行预防,做到带药下田;大田发病后,立即用上述细菌性药剂进行治疗,喷药后5-7天再喷一次,连喷2~3次。
问:可以用三唑酮来防治水稻纹枯病吗?
答:三唑酮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不是太好,不宜单独选用该药防治水稻纹枯病。
噻呋酰胺、嘧菌酯、氟环唑、丙环唑、己唑醇、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噻呋·苯醚甲、肟菌·戊唑醇、苯甲·嘧菌酯、苯甲·丙环唑等药,适期足量使用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防效,持效期长达20天以上。防治水稻纹枯病,将噻呋酰胺与苯醚甲环唑等唑类药混用,作用方式互补,通常能取得理想的防效。
问:水稻稻曲病应如何防治?
答:应改进施肥技术,基肥要足,慎用穗肥,采用配方施肥。浅水勤灌,后期干干湿湿;8月上旬抽穗的,破口前7天左右可以用欧帕(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既防病又有植物健康作用,还能提高植物抗逆性。防治稻曲病效果比较好的药还有好立克、丙环唑+嘧菌酯(安普博、扬彩)和22.5%三环唑+7.5%氟环唑(丰勋)。
问:高温天气频发,如何预防热害对水稻的影响?
答:第一是灌水,以降温增湿,防止干旱与高温热害叠加影响。有排水条件的,日灌夜排,没有排水条件的,注意保水层深度深一些。第二是施好粒肥,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对孕穗期受热害较轻的田块,在破口前可亩施尿素3~5公斤,恢复植株正常灌浆结实。第三是施用叶面肥。钾肥对高温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全营养叶面肥同碧护配合喷施,或者硅锌钾或者磷酸二氢钾同碧护配合喷施,增加植株抗逆性。北方的作物如大豆和花生,可用碧护+叶肥,也可用碧护+阿泰灵。加碧护可调动植物自身的抗性,提高抵抗高温的能力。
问:杂交籼稻已移栽40天,田间螟虫危害严重,目前害虫已蛀入水稻叶鞘危害,导致叶片发黄枯死,请问能否每亩用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加杀单·毒死蜱防治?
答:防治二化螟和大螟,应掌握在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用药,可以因地制宜选用杀虫单、杀虫双、三唑磷、二嗪磷、乙酰甲胺磷、毒死蜱、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等药。部分地区的二化螟、大螟对杀虫单和杀虫双有较强抗性,在这些地区不宜用这两种药防治这些害虫。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大螟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为25~30克,折合每亩用制剂8.3~10毫升。用于防治钻蛀危害的螟虫时,应适当增加用药量,加足水量喷雾,用杀单·毒死蜱防治二化螟、大螟等螟虫效果较差,特别是螟虫钻蛀危害后防效更差。上述田块螟虫已蛀入叶鞘,但按上述方案施药仍会有较好防效。最好适当增加用药量在田间排水后粗喷雾施药,过一到两天建立水层管理。
问:水稻刚拔节,田间用了二甲·灭草松,有的田间用氰氟草酯来除草,请问对水稻后期影响大吗?
答:水稻拔节后用二甲·灭草松易造成植株炸散,并影响幼穗分化,搁田前使用为佳。氰氟草酯主要防除千金子,对水稻影响不大。
问:大龄稗草和千金子用什么药防治较好?
答:机栽秧稻田已封行,化学除草时间偏晚,如果杂草数量不多以人工拔除为宜,化学除草茎叶处理应掌握插秧后(直播稻田播种后)25-30天为宜,目前草龄大效果差,可用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喷雾防除。
问:叶尖发黄发白,变薄,手摸上去光滑,不知道是生理性的还是其他病害?
答:这是水稻干尖线虫危害。应在病害区实行检疫,防止病区种子扩散蔓延。选种和选留无病种子,建立无病留种田繁殖无病良种,逐步缩小病区。做好种子消毒:浸种时,稻种先在冷水中预浸24小时,再移入45~47℃温水中浸5分钟,再移入52~54℃温水中浸10分钟,最后在冷水中冷却后催芽播种。药剂浸种,用40%杀线酯500倍液浸种24小时,防效良好,且对稻种无害。
问:水稻生理性病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根据分析,应该是缺氮现象。水稻缺氮的主要症状:植株变得矮小,分蘖减少;叶绿素合成减少,老叶变萎黄,提早脱落,植株早衰;根系生长不旺盛,白根数量减少,根系发黄。建议用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和碧护,叶面喷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问:如何提高水稻有效穗来增产?
答:水稻亩产量由亩有效穗数(受移栽时的基本苗和以后的有效分蘖数决定)、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受品种本身和后天灌浆饱满度决定)构成,所以提高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都能不同程度的增产,要是这几个方面都重视起来,增产更为显著。以提高有效穗数为例,其在生产中的措施主要有增加亩用种量和培育壮秧,可以加大移栽时的基本苗,提高成穗及成大穗。早追足分蘖肥,促分蘖提早而成穗。及时晒田控苗,水稻在栽后15-20天内的分蘖大多为有效穗,故在栽后20-25天(依水稻品种生育期而异)应及时晒田,减少无效分蘖及不必要的养分消耗,促养分集中供应有效分蘖,促成大穗。合理使用细胞分裂素,促进分化发育,提高成穗率。
问:水稻出现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答:应该是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应注意稳施氮、磷肥,增施钾、锌肥。以施足基肥、保证穗肥为原则,水稻生长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灌水要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在水稻孕穗拔节前,用杀菌剂喷水稻田池埂子,抑制病原菌,控制发病率。每年都发生纹枯病的疫区,可以在田埂上撒施石灰粉,控制池埂上的病原菌繁殖。
在水稻拔节孕穗期,用27%噻呋·戊唑醇(噻呋·戊唑醇)或22.5%三环唑+7.5%氟环唑(丰勋)等能有效防治纹枯病。
问:如何提高结实率?
答:孕穗期加强水肥管理,尤期在拔节孕穗后,田间不能缺水,以避免高温缺水导致颖花退化,充足合理的肥料供应能保证穗发育的需求,确保花粉发育的正常进行,提高花粉活力。在孕穗至开花前喷施富含硼、钙、钾的叶面肥,提高花粉和柱头活力,促进花粉管萌发,提高授粉结实率。
问:如何通过提高千粒重来增产?
答:水稻的千粒重首先受品种本身决定,但管理不到位的话,水稻灌浆不饱满也会影响到产量,常见的空瘪粒就是例证,所以人为的管理能有一定的影响到千粒重:水稻偏施氮肥会导致贪青晚熟,植株体内游离氨基酸多,影响正常的生理代谢,糖类的合成少,从而在灌浆期影响到淀粉的积累,空瘪粒大大增加,所以水稻应合理施用氮肥,以免一方面造成肥料的浪费,同时空瘪粒增加造成减产。
后期合理管水,水稻勾头后,田间应干干湿湿交替,增强同化光合作用,以利糖分转化淀粉,促籽粒饱满。叶面喷施碧护和含钾较高的叶面肥2~3次,能加速代谢功能,促进糖分转化,进而促进籽粒饱满。
问:如何避免产生水稻空秕粒?
答:水稻空壳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抽穗前雌雄性器官发育不全,不能完成受精过程,以致形成空壳。二是抽穗扬花时,雌雄性器官不能协调,不能受粉而形成空壳。此外温度、湿度、光照和风等气象等因素,对空秕粒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应选用选用结实良好的品种,适期播种移栽,避开高低温的伤害。在高温或低温出现时,喷施碧护+磷、钾肥,可增强稻株对高、低温的抵抗性,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和增加千粒重。
其他
问:大豆地里的小喇叭草如何防除?
答:喇叭花应该是阔叶杂草。防除阔叶杂草,每亩用二苯醚类、氟磺胺草醚等水剂4~6毫升,或用44%克莠灵水剂对水喷雾。
问:红油香椿商品性如何,如何繁殖?
答:香椿营养价值高,通过矮化密植可以生产香椿头。繁殖主要用播种。
问:杨梅结果的花是两性花还是单性雌花?杨梅结果到底需要不需要雄株(雄花)授粉?另外,白杨梅这个品种如何?
答:杨梅是雌花结果,授粉树还是要的,但比例不像其它异花结果的果树那么高。且白杨梅比较少,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颜色搭配,以及吸引游客。
问:菌肥施多了会烧苗吗,比如大姜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答:菌肥是吸附剂与功能菌的混合物,强调的是功能菌数量,施用目的是增加土壤中某种微生物数量,不关注养分,其养分往往不高,不同于化肥。从理论上讲,施多了应该不会烧苗,但是,由于吸附剂往往是秸秆粉,施入土壤后,在腐解过程中会出现与作物争氮、局部土壤温度升高(发热)等不利于作物种子发芽、出苗、生长的因素。建议不多施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