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病毒病在我国最早报道于1939年,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花生病毒病发病范围迅速扩大,成为花生减产和劣质果形成的常发性病害。
主要发生类型
普通花叶型。首先在顶端嫩叶上出现褪绿斑或脉淡,然后发展成浅绿与绿色相间状花叶,叶片变窄上冲,叶缘波状扭曲,叶面皱缩,感病株中度变矮,多数荚果变小,有些畸形或爆裂。这种类型由花生矮化病毒(PSV)引起。
黄花叶型。首先在顶端嫩叶上出现褪绿黄斑,然后发展成黄绿相间状花叶,叶片形状,大小基本不变,感病株稍矮化,荚果变小,但一般不畸形,这种类型由黄瓜花叶病毒CA株系(CMV-CA)侵染所致。
轻斑驳型。首先在顶端嫩叶上出现褪绿斑,继而形成浅绿与绿色相间的轻斑驳,斑驳或沿脉绿色条纹以及橡树叶状花叶等。早期感染病株稍矮化。此类病毒病由花生轻斑驳病毒(PMMV)引起,常年发病率都较高,但因其症状较轻,往往忽视其发生对产量的影响。
防治方法
花生病毒病种类多,发病规律复杂,因此,单靠一项措施难以奏效,在防治时要紧紧围绕降低毒源,减少传毒和提高花生自身抗病性,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毒花生品种和大粒花生种子,花生品种间抗性有一定差异,普通型大果比珍珠豆型小果抗性好,叶色深的品种比叶色浅的品种抗性强,同品种中大粒种子比小粒种子带毒率低。
2.地膜覆盖。地膜覆盖花生能够显著增强花生长势和抗病能力,同时能有效驱避蚜虫,减轻病害发生。并适当早播,花生幼苗期是受病毒感染的敏感期,适期早播可以使花生提早发育。
3.早治蚜虫。播种时使用长效内吸性杀虫药,使长出的花生整体带有杀虫剂成分,初次迁飞花生苗上的蚜虫,吸食汁液后即中毒死亡,失去繁殖和再次迁飞传毒机会,可有效地减轻发病。
4.叶面喷肥。在合理施肥的基础上,出苗后、开花前后间隔8-12天连喷两次营养成分较全的叶面肥和植物诱抗剂。植病灵对花生病毒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试验小区平均增产36.2%,使用浓度为1000倍(1PPM),从齐苗开始喷雾两次,间隔期15天。此外,加强田间管理,促苗早发、苗壮,及时消灭田间杂草,注意防治其他病虫害,均对防治花生病毒病有一定的作用。
(李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