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发背景
甘薯病毒病害(SPVD)是由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同时感染甘薯并互作时,产生的甘薯病毒病害,是世界范围内对甘薯产业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
甘薯感染SPVD后,会产生叶面扭曲、畸形、褪绿、明脉和植株矮化等症状。我国甘薯品种在感染SPVD后产量损失30%以上,有的品种甚至达到80% 。
此前,甘薯SPVD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切断传染源、杀灭生物介质、建立甘薯脱毒体系等方法,这些方法和技术存在效果差、成本高、技术门槛高等难点。
鉴于此,为了筛选出能够防治甘薯SPVD的化学药剂,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利用搜集到的14种药剂对感染SPVD的甘薯植株进行喷施,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技术,检测处理后叶片的病毒种类和含量,同时结合一些与产量相关的生理指标进行筛选。结果显示,施用0.1%大黄素甲醚后,甘薯叶片中造成SPVD的两种病毒的含量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持续降低,具有抑制SPCSV和SPFMV这两种病毒复制的功能,同时施药甘薯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生物产量有了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证明0.1%大黄素甲醚对甘薯SPVD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二、田间使用
该技术2015年初步研发成功,2016-2017年在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甘薯育种室试验田应用0.1%大黄素甲醚进行小面积应用,2015年试验材料发病率75%,2016和2017年材料发病率控制在10%以内;田间SPVD发病率也由60%降到1%以下,田间实验效果很好。
(一)控毒显著
徐紫薯8号大田生产苗,喷施3次0.1%大黄素甲醚后,植物FMV病毒含量由5.985%降到0.003%,降低99.9%,植物CSV病毒含量由0.246%降到0.012%,降低95%,无明显病株。
2018年,亿丰年在华北地区的示范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可显著预防甘薯SPVD病害的发生,而且对甘薯卷叶病也有较好防效。植株生长健壮,长势强,不仅秧子质量显著提高,还可多出一茬苗,收益增加20%以上。
(二)提质增效
1、增产显著:连续喷施3次0.1%大黄素甲醚后,叶片花青素含量可增加23%,最长蔓长可增加21%,地上部鲜重增加20%,地下部薯块产量增产60%。
2、节省种苗成本10%以上。利用该技术育苗,只需要普通种薯即可,较选用脱毒种苗便宜10%以上。
3、育苗增效20%以上。利用该技术育苗,可降低种薯发病率30%以上,且秧苗较健康,种苗质量较好,可较普通5茬苗增产一茬苗,增效在20%以上。
三、应用技术
1、种薯排种防控:排种前用0.1%大黄素甲醚400倍液浸种10分钟,或排种后在薯块上喷施,喷到薯块布满药液,晾晒1小时后再浇水覆土。
2、苗床种苗防控:(1)薯苗破土后展开第一片叶开始喷施0.1%大黄素甲醚400倍液,3-5天喷施一次,至齐苗。(2)剪苗前(或拔苗前)喷施一次0.1%大黄素甲醚400倍液。剪苗后(或拔苗后)再喷施一次0.1%大黄素甲醚400倍液。循环喷施至供苗结束。
3、大田生产防控:返青成活后喷施0.1%大黄素甲醚400倍液,间隔一周,连喷3次。
4、留种田防控:收获前,间隔一周,连喷3次0.1%大黄素甲醚400倍液,收获前1周喷施最后1次。
5、如在苗床或大田发现SPVD发病植株要及时拔除,同时添加6.0%鱼藤酮微乳剂600倍液,或者1.5%天然除虫菊素500倍液一起喷雾,防治蚜虫和烟粉虱等传毒媒介,切断传毒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