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农化市场十日讯!
生物源
 
 
开拓创新 成就辉煌——访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自文主任

※ 开拓——专注科研,锐意进取

  杨自文研究员,现为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湖北康欣农用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多年来专注于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并率先提出作物健康栽培全程生物解决方案是生物农药满足农业转型升级的不二选择。身为研究者,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专心,一心扑在研究上;身为师者,他坚守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在武汉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的时期里,耐心的帮助学生解答他们的问题,尽到为人师者的责任,获得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1984年,杨自文刚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在微生物农药研究室专注于农用抗生素和苏云金杆菌(Bt)的研究。杨自文主任说:“在当时那个年代,生物农药是一大热点,国内研究人员较多,学术氛围也很浓厚。在武汉,苏云金杆菌和昆虫病毒的研究属于全国最强的,十多个团队,七八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涉足其中!”
  1994年,湖北省农科院成立了湖北Bt研究开发中心,并于1999年正式更名为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2011年获批组建国内唯一的国家生物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致力于打造具有跨国公司水准的公益性链式农业微生物技术综合性服务大平台,包括13169m2的微生物资源筛选与利用平台、1000m2的微生物育种与组合生物合成平台、19000m2的多功能中试与验证平台、2700m2的全天候智能温室评价平台和3200亩立体种养微生物循环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等。形成了农业微生物制剂和新药发现、创制与绿色制造两大学科群。中心先后同美国、瑞士、英国、日本等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如Syngenta,Novartis,Zoetis,Pfizer等)三十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培养了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技术团队,先后在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二十多个国家推进产品登记注册并建立了销售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研究开发和市场拓展全球化同步推进的格局。

  ※ 创新——成立联盟,凝聚力量

  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联合于2007年提出“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加上各行业的“联盟”由联盟的牵头单位组织申请,国家科技部负责此项工作。由此形成了一个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由于生物农药长期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形势下,生物农药联盟的出现就像一场及时雨,成为生物农药行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生物农药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资金力量及创新能力不足,而我国研究单位从事的研究与生产企业又往往脱节。“联盟就像一座桥梁,将企业、科研单位、基地、贸易、资本、政府和服务体系相互连接起来,穿串形成产业技术创新服务链,帮助生物农药企业共同突破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为生物农药企业做好产业技术创新服务。”杨主任如是说。
  谈起联盟逐步成长的过程,杨主任告诉记者。近几年来,联盟多次组织生物农药专题会议,参会的企业及专家代表也逐渐增多。自联盟成立后,除成员单位就科技项目经常进行技术交流外,每年召开一次年会,为行业同仁们进行工作交流和技术研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杨主任说:“到2015年,我们已经举办了三次产业年会,联盟在探索中前行、成长。事实上在国际上也有同样的机构,已经举办了九届产业年会,2015年有上千人参加,规模越来越大,跨国公司纷纷通过收购兼并涉足其中。生物农药的发展壮大是可预期的,而生物农药联盟这座桥梁也会发挥它的作用,将生物农药企业紧密地抱团、连接到一起,共同前行!”杨主任说道生物农药市场前景自信满满。

  ※ 成就——坚持不懈、汗水与共

  成就背后是艰辛的汗水,酷暑寒冬,他在田里研究,不畏险恶天气;夜晚灯下,他在埋头沉思,奋笔疾书。
  杨主任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课题、国家863科技计划课题、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课题、国家高科技引进项目、成果转化项目、湖北省重大项目等16项,主持国际合作项目11项。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学术会议上发表具较高理论水平的文章82篇,其中5篇论文获奖。2000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1年荣获首届湖北省直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及首届湖北省十优博士后等荣誉称号。2003年荣获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称号。2006年荣获中山大学蒲蛰龙学者科学基金优秀生物防治工作者奖。2009年入选湖北省外事侨务办、楚天新闻台联袂推出大型主题节目《归侨之歌》;2010年湖北三农十大优秀新闻人物奖;2011年荣获湖北省科技创新源泉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奖。2012年获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等。现为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公共实验中心主任;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国家“863”计划“农业药物”领域专家,武汉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湖北省农科院首席专家,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杨自文主任的研究方向涉及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先导创制、作物健康栽培全程生物防控解决方案、微生物循环农业规划与实施。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6个产品先后获得了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称号,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9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6个产品如活土源、种苗壮、叶绿康、花果丰等获得德国色瑞斯在欧盟、美国、日本等国有机认证。
  尽管获得如此多的荣誉,杨主任依旧很谦虚,他认为这只是他人生进程中的点滴,不值一提,他已将自己的目光投向服务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目标。记者也相信未来杨自文主任必定会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获得更多的荣誉,以艰辛汗水和不懈努力铸造无上成就。

  ※ 辉煌——执着追梦、不辱使命

  谈起现阶段的目标,杨主任认为:“作物健康栽培全程生物解决方案着眼点是采用生物和生态措施种植健康植物,并融入农艺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的机率,只是在病虫害爆发时才有控制地使用绿色超高效农药,从而达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数量的目的,确保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传统“药”的概念是生物农药遭遇推广难的症结所在。生物农药的多功能性,以及微生物农药在土壤病虫害防控中无可替代的优势,恰恰是以预防促健康的生态种植模式的不二选择。基于不同生态区的作物健康栽培全程生物解决方案是“两减”措施的核心所在,必将在我国的生态农业中发挥核心支撑作用。 ”
  “全世界作物损失的三分之一由土壤病虫害引起,仅线虫病造成的危害损失每年就高达1250亿美元。土壤病虫害化学防治往往缺少有效的解决办法,成为世界各国农业生产最头疼的难题。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土壤盐碱化、酸化、沙化严重。土壤有机质匮乏导致大量功能微生物难以生存,而植物病原微生物以取食植物为生,大量繁殖,土壤微生物生态失去平衡,植物很难健康生长,甚至无法生存。我们改变一对一的病虫害防控模式,开发生物农药组合应用技术和产品,如针对土壤病虫害防控、土壤修复、促生抗逆、分解残留以及钝化重金属的土壤处理生物制剂活土源;针对育苗土、拌种和盖土处理的生物制剂种苗壮;针对植物生长期的防虫抗病促生抗逆生物产品叶绿康;以及针对花果期防虫抗病保花保果促生抗逆生物产品花果丰。通过国内外多点大面积针对大宗植物、果蔬及中药材的减肥减药试验示范表明,一些难防治的病害如根肿病、线虫病、根腐病、病毒病等得到良好控制,在不明显增加农本的前提下,达到减肥减药减工同时实现增产增收增质的目的,在减肥50%的前提下还可实现10~50%的增产,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80%,农产品品质和商品性明显提升。”杨主任笑着说:“这就是生物农药的魅力所在,例如根肿病,用化学农药进行土壤消毒亩需要1500元,即使这样大的成本也并不能有效防治,但是用生物技术处理土壤可以完美解决根肿病的问题,每亩只需花费100元/亩,就能使绝产田实现丰产,并能提前上市。此外,生物农药还能对酸化、碱化土壤进行有效修复,这些例子说明生物农药比化学农药更具优越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瑰宝。”
  杨主任希望可以把做生物农药的企业和科研院校对接起来,集聚研发资源,针对农业生产突出的重大病虫害,开发突破性创新产品;优化产业布局,实现生物农药专业化智能制造,进一步降低主导品种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再造农业推广体系,嫁接院所站的公益性推广体系,进一步优化针对不同植物的生物解决方案,减少推广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就地转化农作物秸秆、粪水等有机废弃物资源生产生物药肥,用于土壤改良、肥力供给和病虫害防控,减少农药化肥使用,进一步降低解决方案的成本。从源头控制食品安全问题,提升农产品品质和效益,实现生物循环生态可持续发展,这才是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真正方向!
  “目前生物解决方案已经获得行业共识,我们还在探讨资源整合的实现模式,并会坚持做下去,期盼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生物循环农业建设队伍中来,共同促进中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埋头苦干,不断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为祖国增美添丽,共同打造秀美家园,建设美丽中国!”杨自文主任如是说。
  作为生物农药的领军人物,如此执着追梦、一心科研,必会开创生物农药市场新局面,必会为生物农药的发展带来新的春天。
  他梦想人生的篇章才刚刚开始!属于他的辉煌,还在继续……

(本刊编辑部专稿   赵利利 徐丽丽)

 
 
 卷首语 >>更多
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平...
农田建设抓住改革机遇的五点...
 农业与政策 >>更多
江苏5人荣获全国“最美农技...
农业部发布农资领域 严重失...
 人物访谈 >>更多
说说我与碧护的那些事:碧护...
建标准果园 走科学管理之路...
 
 种植达人 >>更多
农资经销商转型拐点已至,你...
深泰化工战略大单品沃若&#...
 
 农化科技 >>更多
蔬菜大棚多膜覆盖要把握好关...
我国一半的土壤缺中微量元素
 
 农药登记 >>更多
国内企业登记芸苔素盘点
国内企业登记芸苔素内酯盘点
 农资走市场 >>更多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调研报告
种衣剂旺季不旺谁之过?
 生物农药专栏 >>更多
细分生物农药,共商生物防治...
新农药登记——植物源农药登...
 
 农业探索 >>更多
南京农大在作物疫病发生机制...
拜耳路富达® 带领...
 
 企业展台 >>更多
新安集团草甘膦获巴西登记
东至广信农化入选国家级“绿...
 
 植保农技 >>更多
植保问答
植保问答
 
 休闲农业 >>更多
“田园综合体”需要金融持续...
 卷首语 >>更多
农药企业需认清未来五大严峻...
农药行业更需要“备胎”计划
 要闻聚焦 >>更多
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及标签标...
生态环境部:全国范围危险废...
 市场纵横 >>更多
高毒农药生产使用,别再盲目...
中美贸易战已烧到农药行业 ...
 名企展台 >>更多
双创导师直播课堂第一期(葡...
“碧护综合技术”为青枣专业...
 农业科技 >>更多

  暂时没有内容
 环球农化 >>更多
中国或将成为生物刺激素应用...
 植保土肥 >>更多
植保问答
稻田草害、病害防治技术
 休闲农庄 >>更多
最好的余生:身体无病,心里...
永远不要和 层次不同的人争...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394529587 QQ临时会话经常无法正常接收或发送信息。请尽量将客服添加为您的QQ好友。谢谢!QQ:529522776
农化市场十日讯版权所有
全国农业高新科技产品交流中心 农化市场信息中心主办
电话:0513-83556825   传真:0513-83554785   手机:13809081381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