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农药又称植物性农药,主要类别有植物毒素、植物内源激素、植物源昆虫激素、拒食剂、引诱剂、驱避剂、绝育剂、增效剂、植物防卫素、异株克生物质。植物源农药的活性成分可分为生物碱类、萜烯类、酮类和番荔枝内酯类,此外还有木脂类,如乙醚酰透骨草素;巢体类,如牛膝巢酮;羟酸酯类,如除虫菊酯等。植物源农药中的杀虫活性成分主要是次生代谢物质,其中许多种次生代谢物质对昆虫表现为毒杀、行为干扰和生物发育调节作用。由于次生代谢物质是植物自身防御与昆虫的适应演变协同进化的结果,昆虫对其不易产生抗药性。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源农药对害虫的作用独特,作用方式多样化,作用机理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毒杀作用、拒食和忌避作用、干扰正常的生长发育作用和光活化毒杀作用等。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生物农药一般是天然化合物或遗传基因修饰剂,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农药(信息素、激素、植物调节剂、昆虫生长调节剂)和微生物农药(真菌、细菌、昆虫病毒、原生动物,或经遗传改造的微生物)两个部分,农用抗生素制剂不包括在内。我国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四个部分。按照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就其利用对象而言,生物农药一般分为直接利用生物活体和利用源于生物的生理活性物质两大类,前者包括细菌、真菌、线虫、病毒及拮抗微生物等,后者包括农用抗生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性信息素、摄食抑制剂、保幼激素和源于植物的生理活性物质等。但是,在我国农业生产实际应用中,生物农药一般主要泛指可以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微生物源农药。比如多利维生寡雄腐霉,就属于生物农药中的微生物源农药。
相比其他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
(1)活性成分多样,多种成分协同作用,不易产生抗药性。植物源农药其原药为天然活性物质,且大多是植物材料粗提物(母药);其活性成分多种多样,各活性成分的靶标也不尽相同,因此,病虫害不易对其产生抗药性。
(2)对环境友好,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植物源农药的主要成分是天然存在的化合物,稳定性好,不易产生残留,不会引起生物富集现象,对生态环境友好;植物源农药相对于其他生物源农药来说,其触杀活性和持效期相对较差,而根据综合植物保护“IPP”理论来看,这其实是植物源农药最大的优势,对非靶标生物特别是人类非常安全。
(3)具保健活性,可以提高植物的免疫力。植物源农药中除含具有可杀灭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活性成分外,还含有如氨基酸、鞣质、有机酸、醇、酮等营养成分,尽管这些成分不表现明显的农药活性,但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植物源农药使用后表现出明显的肥效、增产作用,同时,在调节作物生长,提高植物免疫、抗逆以及产品保鲜方面亦具有明显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