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下旬,苏皖地区在地作物主要是水稻,虽然临近收获阶段,但根据前一段时间,植保专家到田地调查的情况看,今年出现的新病害褐变穗病比较严重。
苗黄苗弱
褐变穗病一般是由于出穗后不久谷粒组织软弱,遇强风易损伤而感病,粒上出现褐色斑点或变褐,随病势进展变浓褐或黑褐色。成熟期温度低、降雨多、日照少,病害更容易发生。发病严重时不仅影响稻米的品质,而且会造成减产。
一、病原
褐变穗病的病原菌为交链孢霉菌和附球霉菌,一般附着在稻粒、稻秆、禾本科杂草的枯死株上越冬。特别是堤埂杂草割后堆放,孢子发生密度更高。一般来讲,温度走低,适合它的繁殖。
二、症状
水稻抽穗后不久,谷粒内颖出现褐色斑点或变褐,随病势进展变浓褐或黑褐色,小穗轴并不坏死,并伴随叶片出现褐色斑点,受害褐粒多数茶米、黑米率高,严重影响米质,严重时稻田远看一片黑。
三、发生原因
1、病原菌以稻粒、秸秆、禾本科杂草的枯死株等越冬,特别是池埂上的杂草割倒放置腐烂后孢子发生密度更高,加剧发病。
2、水稻抽穗后不久遇强风、降雨或成熟期低温、降雨多易发病,22~28℃ 条件下最易发病。
3、水稻施用氮肥过量对颖壳色泽有影响。
4、播栽期推迟后期易受低温寒露风影响。
5、灰飞虱在稻穗上取食数量大时其分泌物可使稻穗变褐。
四、防治方法
1、品种选择
改变单一种植结构,做到品种多样化。提倡合理布局,培育抗病品种。同时科学拌种,播种和精选种子,培育壮秧,用酷拉斯+碧护拌种提高水稻抗病力,是防治褐变穗的基础。
2、肥水管理
施肥量在一定范围内与产量成正比,要正确合理地增施基肥、磷、钾、硅肥,少施氮肥。为防止稻叶早枯,要浅水灌溉,增强根系发育,保持水稻活力。
3、切除传染源
受害稻草和禾本科杂草枯死叶割后尽快移出田外,防止孢子大量繁殖,做堆肥应充分腐熟。
4、药剂防治
褐变穗是真菌病害,一般选用防真菌病害的药剂来预防。包括加收米,富士一号,齐穗以后打药,加上三唑类,如安普博,扬彩,欧帕,防治效果很好。
注意事项:喷药时避开高温时间和开花时间,早上8点之前,下午4点之后喷药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