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害虫抗药性指由于长期的农药使用,选择性的改变了害虫基因,使之具有抗药性。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种。在内因中,又包括它们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本身的解毒能力、对作用点敏感度的降低和农药渗透性的降低等;外因包括农药的剂型,使用的剂量、浓度,药液在植物或在病原体与害虫上的沉积的差异等。
问题:杀虫剂怎么不管用了?
我所在的地区,农户多为小面积的蔬菜种植,因为菜价高、收益好,菜农都是精耕细作,对种植要求比较高,有的蔬菜每年可连种10茬。农户在生产投入上也不惜成本,舍得用药,加上连茬种植,每亩的农药用量是其他地区的好几倍。
频繁用药,问题也随之而来,害虫变得越来越难治了。十字花科蔬菜上的小菜蛾和黄曲条跳甲是最让农民头疼的两种害虫,由于抗性增强,一些农药产品在别的地区防治效果能达到百分之八九十,在我们当地只能达到百分之二三十。香葱等作物上的菜青虫和甜菜夜蛾,往年用甲维盐就能很好地防治,今年暴发时用什么杀虫剂都不太管用。农民的用药成本从每亩几元钱直接拉升到了二三十块,有的农户三天两头打药也效果不大,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靠人工捉虫的现象。
这些年来,杀虫剂不断更新换代,我们前几年用除尽、菜喜、锐劲等产品,后来用康宽,再后来用凯恩、艾绿士,但新产品用上一段时间抗性就起来了,产品的更新已经跟不上害虫抗性发展的速度了,我们也尝试过其他地区反映不错的生物农药,但在我们高抗性地区就不太管用,害虫抗性真是让人头疼又无奈。
支招:应对抗性上升不能单靠用药
有害生物对农药产生抗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应对抗性,不能只靠用药,要综合防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搞好病虫监测。根据田间有害生物种群的发育发展状况来决定是否防治、什么时间防治,用什么方法防治,防治后根据防治结果,再次监测,并决定是否再次进行防治。
二是采用综合措施。把物理防治、栽培管理、作物轮作、天敌生物和农药防治相结合。即使药物防治,也可采取化学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农药及性诱剂、化学驱避剂相结合的原则。
三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针对单一害虫,当使用防治谱较窄的或针对性较强的农药足以对付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性农药或多种农药混合使用。如用吡虫啉防治蚜虫能够控制住危害时,如果再加上菊酯类农药、有机磷农药,甚至再增加单剂用药量,不但造成了浪费,也势必会导致抗性产生,而这种多元抗性一旦产生,一般药剂就很难防治了。
四是正确选择用药时间。如杀虫杀螨剂应选择害虫对药剂最敏感的阶段用药,不同的药剂对不同阶段的害虫敏感,如有的对幼虫敏感且具有杀卵作用,可在害虫发生前期使用,有的对幼虫或若虫杀灭力强,可在害虫盛发期及之前使用,而对大龄害虫应选用击倒速度快及内吸性渗透性强的农药来防治。
五是轮换、混合使用农药。由于交互抗性的存在,应避免重复使用同一种及同一类型的农药,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的所有有效类型的农药应利于延缓有害生物的抗性,避免相同类型的不同产品混合使用。
六是试试旧药新用。有些农药由于抗性已停用多年,在对其他农药产生抗性时,不防把这些农药找来试试,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七是保护好天敌生物。尽量选择对天敌生物相对安全的农药。如赤眼蜂是多数青虫类的天敌,防治害虫时尽量选择对蜜蜂低毒的农药,有利于保护赤眼蜂。
八是利用新技术。如杀虫采用杀虫灯、防虫网、性诱激素、天敌等进行防控;腐烂病用喷洒成膜剂对刮除的病斑或剪除的剪口进行保护,防治病菌侵染;果园用种草或覆草代替药剂防除杂草。
总之,病虫害抗性是一个复杂而现实的问题,对此的讨论及治理将是个长期的话题。希望本文能引起大家注意,正确合理使用农药,搞好综合防治,以延缓或解决有害生物对农药的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