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蔬菜研究室(豆类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南通综合试验站站长王学军研究员,有个响当当的微信名叫“南通大蚕豆”。国家鉴定蚕豆品种通蚕9号(国品鉴杂2012011)、省级鉴定蚕豆品种通蚕鲜7号(苏鉴蚕豆201205)、通蚕鲜8号(苏鉴蚕豆201206、渝品审鉴2013002)就是出自王主任团队的精心培育。
专注豆类研发 科研树上硕果累累
近年来,王学军研究员主持“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南通综合试验站项目、省农业科技支撑计划“优质高产高油大豆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省“333人才项目”鲜食蚕豆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标准项目及南通市科技创新项目等。
王主任在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期间,主持育成省级审定大豆品种9个:通豆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11号;育成省级以上鉴定鲜食蚕豆品种4个:通蚕鲜6、7、8号,通蚕9号;育成省级以上鉴定豌豆品种6个:苏豌2号、3号、4号、5号、6号、7号;育成省级鉴定小豆品种2个:通红2号、通红3号;育成省级鉴定绿豆品种1个:通绿1号。育成的鲜食蚕豆品种和鲜食大豆品种在我国南方省市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在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研发成果“抗赤斑病蚕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蚕豆抗赤斑病育种与应用”成果获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二等奖;“以鲜食作物为主体的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创新与应用”成果获2013年省农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扎根育种事业 促进豆类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加工企业的迅速发展,鲜食豆类产业发展迅猛, 以豆类作物为主的“四青作物”一直是南通市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长期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南通市是江苏省大豆和蚕豌豆的主要产区,当前南通地区大豆种植面积为100万亩左右、蚕豆70万亩左右。
近两年,南通市政府正在推广豆类作物“干改鲜”技术,减少收干大豆和蚕豆面积,积极扩大鲜食大豆、蚕豆种植面积,鼓励大力发展高效鲜食豆类产业。鲜食豆类是“四青作物”的典型代表,可以作为鲜食蔬菜直接供应市场,由于其消费的特殊性,鲜食豆类生产和一般收干豆类在品种选择要求和栽培技术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优质、大粒、高产鲜食豆类新品种选育工作,先后育成早熟高产优质鲜食蚕豆新品种“通蚕(鲜)6号”、抗病优质鲜食蚕豆新品种“通蚕(鲜)7号”、优质高产鲜食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王主任介绍,“通蚕(鲜)7号”从1999年开始相关育种试验,于2007年培育成功,期间整整经过了8年的时间。该品种鲜食蚕豆具有抗病、外观好、口感好、蛋白质含量丰富等特点。2012年3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通蚕鲜7号”。
王主任自豪地告诉我们:“在鲜食蚕豆育种方面,南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南方区域想要种蚕豆的,一般都会选择我们的品种,目前的品种遍及东南沿海地区、长江流域、云贵川等地,供不应求。”
正如大家所想,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时间的检验和辛勤的付出!看,这些优秀的种子便是所有的回报!
农业增效 发挥品种新优势
目前大豆产业收干和鲜食种植各占一半。在市场销售方面,鲜食大豆的市场前景广阔,除供应国内市场以外,对外出口也占据一定市场的份额。目前主要培育的大豆品种有通豆6号,亩产1400斤,根据市场价格每斤1.5元,亩收入在2100元左右,如采取秋延迟技术亩产值可高达3500元左右,经济效益可观。
鲜食蚕豆作为南通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将近30万亩,其鲜食加工企业高达30~40家之多。目前鲜食蚕豆加工数量在10万吨上下,直接产生1亿元的产值效益,其他市场产值2.5亿元左右,其种植品种也以沿江所自主研发为主。
“通蚕(鲜)7号”是鲜食市场俏销鲜食蚕豆,其植物蛋白质含量高,相关检测结果表明,通蚕(鲜)7号蛋白质(干基)含量高达30.5%,与普通蚕豆的24.9%相比,其蛋白质含量增加了5.5%,且鲜籽粒煮食香甜柔糯,口味好,广受消费者的青睐和好评。
“通蚕(鲜)7号”生长期表现为苗期生长势旺,中后期根系活力较强,耐肥、秸青籽熟、不裂荚、熟相好,单株产量在263.8g左右。抗赤斑病、锈病能力强,耐寒性好,不仅产量高,还可与多种植物套间作,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农民的收益。
心系育种事业 大力推广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鲜食豆类需求量越来越大,已成为当前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首选作物。王主任指出,当前豆类产业的的发展方向是开发出集观赏创意、鲜食、健康保健、绿肥于一体的鲜食豆类新种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拓展,观赏与食用相结合。希望可以将“油菜观光”模式运用到豆类产业上,在豆类景观种植上加大研发力度,培育出既有观赏价值又有食用价值的多功能鲜食豆类品种。
2.套种、轮作,提升产业经济效益。目前,上海正在大力推广“水稻-蚕豆”粮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可观。
3.大力发展豆类作物,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知道种豆可以肥田,豆科作物根部的瘤状物能够固定空气中大量游离的氮素。据相关资料显示,每年每亩豆科作物根瘤菌共生固氮量为12~32斤纯氮,相当于60~160斤硫酸铵的含氮量。目前我省农村推广应用的大豆、花生根瘤菌肥,就是利用这种共生固氮作用。
蚕豆豆科作为是豆科作物中的一种,不仅有根瘤固氮作用,且其采收后可以绿肥还田。绿肥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加速提高土壤肥力,农作物提供多种有效养分,达到用地养地的目的,同时还能减少农田化肥用量,对控制农业自身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