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担心会不会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也有人认为这能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该如何看待供销社的再度“走红”?
“供销社算是“重出江湖”了吗?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还明确提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
“供销社的作用是什么?
现在和过去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靠“统购统销”几乎包揽了中国几亿农民的买与卖,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化肥种子和燃料,一应俱全。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也必须通过供销社才能走向全国各地。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供销社是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国营服务组织。
如今随着全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供销社能做得更多了。尽管农产品流通依然是供销社的传统主营业务,但助农的作用日趋凸显。
比如“保姆式”“菜单式”土地托管服务,包括了耕、种、管、收、售全产业链服务,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经济”的问题;还有农业科技“上山下乡”,将无人机、绿色生物农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等新兴技术引进田间地头;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依托农村经营服务网点代办银行基础金融业务,破解农民融资难等。
“为什么如今在北京等大城市
也有了现代化的供销社?
供销社并不像大家传统印象里只在农村设有经营网点,现阶段,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出资企业经营范围涵盖农业生产资料、日用品流通、农产品批发、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等,主要经营地点是在县域及以下地区。在城市,供销社主要经营业务为“邻里中心”和“中央厨房”。
“邻里中心”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满足日常商品和服务需求为目标,集多种业态和功能于一体的社区便民商业中心,大家在北京看到的“供销便民服务中心”便是“邻里中心”的一种形式。
此外,发展邻里中心能够服务老旧社区改造和新社区配套,打造一站式生活服务社区,让社区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将邻里中心打造成“普惠民生标杆项目”;有效连接城市和农村,推动农产品进城,助力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供销社的“再度走红”
背后释放了什么信号
供销社的“再度走红”,实际上体现的是国家对于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第一,国家高度重视供销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比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2021年6月,商务部、供销总社等17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供销总社将在改造农村传统商业网点,开展企业数字化、连锁化转型,建设改造产地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发展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强化产销对接长效机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等。
第二,供销社以县域流通服务网络为契机,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畅通“农产品上行、日用品下行”的是双向流通渠道。
2021年11月,供销总社制定《关于开展供销合作社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十四五”时期,供销系统要通过开展供销合作社县域流通服务网络提升行动,建立完善以流通骨干企业为支撑、县城为枢纽、乡镇为节点、村级为终端的三级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努力实现县有物流配送中心和连锁超市、乡镇有综合超市、村有综合服务社。“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全系统在农村消费市场的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农产品流通水平明显提高,
供销社充分发挥系统点多、线长、面广的网点优势,牢牢把握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县域流通服务网络,促进农村消费提质扩容。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打好产业帮扶“组合拳”
擦亮定点帮扶“特色品牌”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深入贯彻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社今年以来定点帮扶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加快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总社乡村振兴工作对照年度定点帮扶工作计划,紧盯任务目标,多措并举、凝聚合力、全力以赴。
总社党组、理事会高度重视定点帮扶工作,始终将工作责任牢牢扛在肩上。立足新发展阶段,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三个转向”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行业优势,围绕帮扶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与帮扶县共商发展良策,统筹调动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打好总社产业帮扶“组合拳”,擦亮总社定点帮扶“特色品牌”,用心用情用力帮助帮扶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今年即将在广州举办的第十九农交会上,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参展面积600余平米,除了帮助更多农户提升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更加围绕农业的全产业链,农民合作社、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乡村流通服务网络、农资供应保障等方面来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共性难题,推动中国农业沿着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