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一季度开始,中国农药上市公司景气回升延续,盈利显著提升。进入第三季度,上市公司单季净利润接近上半年全部利润总和。截止10月31日,前三季度中国上市农药企业(未含新股中农立华)共实现主营收入985.75亿元,净利润75.64亿元。
2016-17年,农药企业成功上市及拟IPO企业集中涌现,在此期间,江苏剑牌、苏利化工、中山化工、京博农化、丰山集团递交上市申请,江苏中旗、海利尔、先达、以及全国农资流通领域的领军企业中农立华成功上市。这一方面是缘于中国IPO发审节奏的提速预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意愿强烈。
在中国农药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原药生产企业向制剂、向绿色环保的转型战略落地开花,前景释放。随着国家农药化肥零增长的实施,农药和化肥减量行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生物菌肥、功能性肥料以其省工省时收到追捧,成为新一轮增长点。
江苏好收成2015年就已经完成在生物农药、生物肥料以及土壤修复等领域的布局,将更多的绿色的、功能性的作物保护产品整合至其作物解决方案中。经过2年时间的市场推广和效果示范,好收成以申嗪霉素和蜡质芽孢杆菌为基础的生物菌剂和菌肥产品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 2017年8月,老牌农药原药供应企业辉丰将公司名从“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现有成熟业务的基础上,辉丰增加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农用微生物菌剂等生物制剂业务。11月,公司紧锣密鼓推出了两款聚谷氨酸生物肥料产品,目前正在登记注册的微生物技术和产品超过30个。
- 福华通达从2013年就开始布局战略转型,其研发中心在数年间针对新剂型、老品种新工艺的开发方面做了大量的田试工作。福华将逐渐从原药制造和销售企业整体转型至组合制剂品牌的全球化销售阶段。
♦ 产业链的积极拓宽
在环保政策引起的生产整顿的背景下,行业不仅涌现出大量横向整合,上下游企业的整合也尤其引人关注。通过这种策略,农药企业能够快速打通自己的产品供应链,将核心的原料和中间体掌握在自己手中,增强连续化生产和供应实力。
6月,利民收购双吉化工,完成了中国代森类杀菌剂行业的最大收购,代森类产能迅速扩大了10,000吨/年。同月,利民宣布收购丙森锌原料生产企业山东达明,达明也是公司合作多年的原料供应商。通过这两次横向及纵向的快速整合,利民产品原材料供应获得保障,也成为中国代森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同时还提升了中国代森类农药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 跨国公司引领多元化的农业服务
作为能够把握未来农业发展动向的全球top企业,自然承担起了行业发展先行者的责任。2017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服务更加地多元化,显示其在绿色农业、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和实力。
通过“绿色增长计划”,先正达在中国利用植保技术助力绿色增产,在控制病虫草害的同时,降低面源污染,延缓土壤退化。除此之外,在保护土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承诺,先正达与烟台农科院、中国农科院蜜蜂所等合作,成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良好示范。
- 2017年7月,拜耳在中国完成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无人机飞防现场。9月,拜耳正式启动飞防探索渠道项目。10月,拜耳在中国正式推出WEEDSCOUT杂草识别应用程序,尝试通过数字化平台帮助农户高效、准确地识别田间杂草,以可持续的方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 安道麦12月年末正式宣布在中国推出系列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引入已经在海外成功应用的产品,如Adama Wings软件服务、“蜂群”式机器人、 FieldIn传感信息服务、 CropVIEW®农业信息系统等,安道麦将以"差异化农化产品+数字农业"的双驱新模式引领中国农业跃入一个全新的发展轨道。
结语
政策、市场、需求端变化、企业转型政策,这些关键词事实上是每个行业发展不变的话题。对于农药行业来说,这几年的外部环境变化尤其剧烈,对企业冲击非常大,许多小企业在无所适从中黯然退出市场角逐。而另一些企业,则进入到与数十年来的原药生产和价格竞争相比更高级的竞争层面中,这是一场富含科技含量和前瞻性的崭新的较量。
进入2018年,不仅企业的两极分化将更加强烈,随着产业的进一步集中,强者将愈强,其掌握的丰富产业资源或许将迸发出强劲的增长动力。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会将目光聚焦到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