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最重要的战略。“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农业仍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部分,农药需求量大。近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中国化工行业的全球机遇》报告,为中国农药企业如何通过海外并购实现国际化提供决策参考。
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农用化学品市场(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和其他作物化学品)的总规模约为540亿美元,预计至2020年将增长至640亿美元。其中,除草剂在2016年的市场规模中占比达到43%,杀虫剂和杀菌剂各占28%和26%。据预测,至2020年,杀虫剂、杀菌剂年均复合增长率将分别达到3.8%、5.3%,除草剂复合年增长率约为4.4%。
农用化学品市场的长期影响因素包括人口上升、消费支出上升和可用耕地的限制,以及新的农业增长方式(如转基因种子、自动收割机器人等)的大规模使用等。在短期和中期内,天气因素和农业收入也会影响农业化学品的需求,并驱动其周期性。
与其他化工行业不同,农用化学品领域并非由亚洲地区的需求主导,最大的需求市场是拉丁美洲。到2020年,拉丁美洲市场容量预计将达到181亿美元,之后是亚洲市场(178亿美元)、欧洲市场(156亿美元)、北美自由贸易区(104亿美元)和中东及非洲地区(仅为26亿美元)。在增长率方面,预计2016—2020年,拉丁美洲仍然以6.5%的年均增速处于领先,接下来是亚洲地区(5%)、中东和非洲地区(4.5%)、欧洲地区(3.4%)和北美自由贸易区(2.0%)。
农用化学品行业的利润率较高,但呈现周期性。原药生产商的高利润率主要源于进入门槛,即创新研发和相关的成本(用于研发新型、少毒、高效产品)、专利保持和监管审查。市场由大型农业公司领导,如先正达、拜耳、巴斯夫、杜邦、孟山都和陶氏益农。眼下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整合浪潮,已宣布的交易包括中国化工与先正达、拜耳与孟山都、陶氏杜邦合并及其后续的农化品分拆。对于原药和仿制药生产商来说,强有力的产品研发、注册和营销能力都是保持利润率的关键。原料成本不是原药生产商主要的利润率影响因素,但对仿制药生产商来说却是关键的价值驱动因素。
由于农用化学品领域增速高(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5%),尤其是在拉丁美洲、亚洲和北美地区,拥有高增速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但较高的进入门槛使并购成为全球化过程中首选的投资方式。传统来看,对于全球投资者具有吸引力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印度和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