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德国《污水排放费用法》,工业企业要为其排入水体的每个污染单位交费。因此,尽可能减少废水中的污染单位符合工业企业的经济利益。
在德国大型企业通常经营自己的废水处理厂。这些工厂还允许通过利用产生的气体或工艺用热降低运营成本。那么,私营企业如何实现工业园区的一体化管理?
案例:欧洲化工园和科伦塔公司
以勒沃库森Chempark化工园区为例,园区完全由Currenta(科伦塔)公司负责日常的管理与服务。2003年以前,拜耳作为一家大型跨国化工公司独立负责勒沃库森园区的运营,从2003年开始由于拜耳业务的不断扩大与细分,以及关联企业的入驻,拜耳将园区的有关公共服务业务统一交给拜耳工业服务公司(Bayer Industry Services,后更名为Currenta公司)来负责,从而形成了今天的专业化园区管理模式。
科伦塔公司的废水处理历史:
科伦塔公司(前身拜耳工业服务公司)由拜耳股份公司与朗盛集团合资组建,两家公司分别占股60% 和40%。科伦塔公司是欧洲化工园的管理者和经营者,该工业园由化工行业逾70 家公司组成,员工总数45 000 人,分布于勒沃库森、多尔马根和于尔丁根的三个园区,并共同构成了德国最大的化工园区网。欧洲化工园园区的水和废水管理工作由科伦塔公司负责。科伦塔公司负责管理三家废水处理厂,工业废水总量达80 000 m3/d。
表1:三家废水处理厂的主要参数
不难看出,德国化工园区的建立与发展有跨国公司背景,他们往往是由某家大型跨国化工公司生产基地逐渐演变而来的,不同于国内园区的是,欧洲的化工园区没有任何政府背景,完全是相关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自发组建形成的产业基地,彼此之间以商业合同来进行合作与联系。
那么这种模式对我国化工园区建设有哪些借鉴意义呢?是否也可以考虑引导民间资本进行环保处理设施建设甚至经营?还请各位行业人士分享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