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周,化肥增值税将正式开征。在化肥各个子行业中,复合肥受税收新政的长期冲击最大,这种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在两个层面表现出来。
复合肥的出现,本质上是适应了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形势和农业省工的要求,但它的缺点和优势一样明显:一是增加了制造成本,将氮磷钾成品二次加工成颗粒再出售,抬高了最终售价,加重了农民负担;二是增加了物流成本,氮磷钾运进来,然后简单混配后又再次运出,存在多次重复运输,资源配置极其低效。复合肥之所以十年跃进,一定程度上与增值税取消有关,而一旦这个政策恢复,复合肥的成本劣势将凸显。复合肥相较其他肥种的市场竞争力会大大削弱。
以上是从经济性角度考量,其实如果从农业层面思考,简单混配的复合肥同样前景堪忧。化学肥料特别是大田作物肥料是低附加值的农用粗化工产品,完全没必要人为多次加工、重复物流,甚至精细化生产,进而导致成本上升。对农民而言,用单质肥料自行组合,在效果上并没有明显差别,而在经济性上则远甚复合肥。
在此形势下,复合肥行业需要真正思考的是产品创新,只有通过增值化才能获得新的市场机会。简言之,这种增值化主要应落在两个维度:一是高效化,即研发能提高利用率的肥料,让农民少用肥,让环境少受污染;二是功能化,包括土壤改良、抗旱抗寒、省工化、提高作物品质和抗逆性等。
农资作为一种物技结合的商品,对技术服务的依赖性极强,而在这一点上,复合肥企业未来将大有用武之地。可以预见,在化肥各项优惠待遇取消的大市场下,复合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毫无意外地转移到服务创新上来,而产品更多的是作为服务的一个载体而存在。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在美国,掺混肥和液体肥几乎各占半壁江山,与中国相比,美国的肥料产品较为单一,并不像中国肥料行业热衷于炒作概念和营销。以掺混肥为例,美国BB肥厂大约8000家,每家装置多为5000吨/年,分布广泛,覆盖范围(产品半径)合理。根据测土施肥结果和专家意见提出适用施肥配方,在方圆20~40千米范围内直接为农户提供肥料。 其实不仅是美国,在很多农业发达国家,农户只需要一个电话,肥料公司就会将个性化定制的肥料送到现场,并提供施肥服务,农民在这个过程中几乎不用考虑用什么肥料、如何施肥,甚至连后期的农产品销售也早就以期货或订单的形式完成了。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农情迥异,服务的手段和方式可能不一,但对服务的需求都在上升,这一点是共性的。与尿素、钾肥、磷肥等上游行业相比,复合肥行业与农户最贴近,服务意识最高,服务力量最强,在一个更加市场化的环境中,复合肥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的步伐将会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