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糖桔曾经是清远农业的名片,在2012年巅峰时,砂糖桔种植面积曾达到75万亩,是广东最大的砂糖桔产区之一。而随着近年黄龙病病情的困扰,据媒体报道,清远已经有30多万亩砂糖桔感染黄龙病。比起前两年的风风火火,近两年砂糖桔已悄然走下坡路,在防治黄龙病过程中,不少地方开始有序砍掉患病严重的砂糖桔树,改种其他农作物。
不可否认的是,种植砂糖桔曾经让清远果农们发家致富,在高峰期,英德、佛冈、清城、清新、阳山等地果农大面积种植,一个经营十几亩果场的果农,只要前两年培育得好,砂糖桔结果后每年固定能有数万元到十余万元不等收入,这对于普通农户来说已经非常可观。因此,砂糖桔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为了让果农增产增收,政府也在桔子种植、销售过程中给予大力扶持。
然而,从砂糖桔大起大落的过程中,种养业所面临的各种“通病”问题也陆续暴露出来,如农产品同质化、品牌欠缺、科学种植水平不高、防病能力不足、农产品滞销问题等。在品牌问题上,从种植砂糖桔起,由于大规模种植,果农品牌意识不强,清远的砂糖桔卖到北方多被认为是四会砂糖桔,清远砂糖桔的热销并未有效提升清远知名度;在砂糖桔销售上,几乎每隔一年都会有部分滞销问题,原因在于当年产量大增,传统渠道难以消化,滞销往往还伴有价格低、果农增产不增收等问题;在果树防病上,在后期砍掉染病果树时,不少农户认为果树赚不到钱后便弃果园外出打工,并没有及时砍掉染病桔树,从而影响整个地区的黄龙病防治工作。
认识到砂糖桔大起大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可以为以后的农业种养提供借鉴。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种养业“通病”的根本原因在于种养业的跟风性、组织化产业化水平不高、精细化程度不够、与市场未成充分对接等,导致一种作物种养业呈周期性兴衰演变,生命力不强。当然,这与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有关。
砂糖桔不好种了,农民的下一棵“摇钱树”是什么?笔者认为,在选择下一棵“摇钱树”时,应总结清远在砂糖桔种植业上取得的经验和不足。应在生产模式上改变以前粗放式、组织化规模化水平低、自然经济式的模式,朝着适度规模经营、现代农业方向努力,提高种养业对接市场、科学种养的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力,这样才能摆脱“砂糖桔式”周期性兴衰的宿命。
而目前清远具备了朝现代农业发展的条件。眼下清远农村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土地流转正有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时机成熟,一旦选择合适的农作物种植,将改变以前组织化科技化水平不高、与市场脱节、农民没有话语权等弊病,提高种养业生产力和农产品竞争力;此外,清远农业电商平台不断完善,农产品售卖将对接更广阔市场,农产品滞销等问题或将得到有效解决。
或许,砂糖桔的没落并不是坏事,它将是清远现代种养业发展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