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2014年,全国农药行业843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008.41亿元,比上年增长7.5%;利润总额为225.92亿元,下降1.2%,是近6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其中化学原药利润总额下降3.6%,而生物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利润总额逆势强劲增长23.7%,形成明显两极分化格局。
据分析,化学原药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草甘膦、百草枯等大吨位产品价格下降迅猛,如去年12月份除草剂出口6.3万吨,同比增长5.1%,而出口金额同比下降了2.6%;安全环保压力增大,企业生产成本普遍增加;危险化学品运输成本增加,自去年7·19事件后,部分农药产品的运输成本增长20%以上;部分原材料和中间体价格上涨,人工成本明显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增长等。
由此可见,化学农药产品结构亟须调整,一旦大吨位的产品出口受阻、价格下降,整个行业的利润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业内专家建议,要大力发展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昆虫鱼尼汀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等高效、安全,对人畜和生态环境友好的新型农药。
生物农药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就国际市场而言,随着生物农药的需求不断攀升,生物农药的出口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局面。国内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显现,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前景看好,生物农药的应用出现强劲上升势头,井冈霉素、苏云金杆菌、赤霉素、蜡质芽孢杆菌、阿维菌素、春雷霉素、白僵菌、绿僵菌等品种获得越来越多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国家对生物农药实行政府补贴试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拉动了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生物农药虽然出现了可喜的利润增长势头,但其整体规模不大,发展较慢,利润总额占整个农药行业的比例还不到一成,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专家建议加大生物农药研发投入,不断开发出性价比高、“一炮打响”的产品。“化学农药我们落后发达国家几十年,生物农药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不能再输了。”这是生物农药业界共同的心声。
据国际多家植保咨询机构预计,未来10年生物农药市场将维持高速增长,到2017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将达到32亿美元。而据国内专家预测,随着绿色防控技术的普及、生物农药政府补贴试点范围的扩大,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国内会继续呈现化学农药利润下降、生物农药盈利增长的态势,生物农药或将迎来真正的春天。
观点
生物农药还有很大潜力
山东省农药工业协会理事长许辉:我国农药行业要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削减化学农药产能,致力发展生物农药。而生物农药产业应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瞄准世界发展前沿技术,继续加强对新品种、新类型和新靶标的研发。要针对我国生物农药研究开发与生产存在脱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现状,充分发挥产学研用结合的产业联盟体系作用,凝聚力量,力争在未来的5~10年间将我国生物农药的市场份额由现在的9%提升到30%,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由于自然界微生物种类繁多,从中寻找有特殊生理活性的物质还有很大潜力。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新技术的兴起,特别是遗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的发展,现有的人工培育菌种将获得更高的生产能力,以提高经济效益,还可能选育出新种微生物。此外,应用人工合成昆虫性信息素化合物,可达到控制靶标害虫的目的;昆虫性诱剂有使用成本低廉、操作方法简便、防治效果好、无毒无害等优点。这些信息应该引起农药企业的高度重视。
湖南省植保植检站站长欧高财:与化学农药相比,整个生物农药市场目前由中小企业分割、高度分散,许多公司只有一两种产品,而且产品老化,发挥不出多种农药产品及组合的协同作用,不利于生物农药行业的壮大和规模化发展。中国农药企业要善于向国际农化巨头学习,进一步促进新型生物农药创制和市场推广。产品剂型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由剂型单一向剂型多样化方向发展,由短效向缓释长效发展,是生物农药发展的大趋势。
MBI公司首席执行官Pam Marrone:生物农药有长达60多年的商业化安全使用历史,没有环保或非靶标生物安全性问题。生物农药可生物降解,是对消费者、工人和环境最安全的农药类别。最近业内的新一轮企业并购证明,跨国公司越来越意识到生物农药的重要优势,生物农药的开发对于农药产业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汪建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