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布的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将农药创新列为国家的重点工作,意在加大力度支持农药研发,推进农药科学使用,让科技创新成为保障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在国家的支持下,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单位和农药公司,针对创制新化合物、老药新用和开发新复配剂型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创新工作。
沈阳化工研究院副院长康卓认为,新农药创制是一个长周期、高投资、高回报也带高风险的产业。全球有能力进行新农药创制、具一定规模的农化公司只有20家左右。作为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新农药创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沈阳化工研究院,在国家攻关计划和中化集团的支持下,形成了全国唯一完整的新农药创制研发体系,组成了一支拥有95人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到目前为止,沈化院已经成功创制并开发了多个新农药品种,如氟吗啉、烯肟菌胺、烯肟菌酯、唑菌酯、啶菌噁唑、丁香菌酯、唑胺菌酯和四氯虫酰胺等,已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4上市的杀虫剂四氯虫酰胺,当年销售额超过7,000万元,成为具市场影响力的农药品种。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制剂所所长司国栋告诉记者,海利尔每年的研发投入大概在3,500万~4,000万元,他们今后还将继续投入。目前该集团已开发出多种创新型的原药和制剂,其中原药创制有新突破,将原药的活性开发到4 ppm的产品有两个,还开发出4个新原药品种的合成路线,优化了合成工艺,成本达到国内较低水平,并新立项95个制剂产品,其中包括已开发的9个专利产品,并针对5个难防治靶标和抗性严重的病虫害,如白粉虱等,开发出10个特效药剂。针对老产品的特点扩大其应用范围,扩展靶标,实现老药新用。产品扩展靶标5项,其中丙硫菌唑和唑虫酰胺等产品,2015年将申请登记。
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郭世俭表示,公司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模式,围绕杀菌剂专利产品噻唑锌研发更多复配的创新产品,解决细菌性病害的同时,还能有效解决噻唑锌悬浮剂的配方及其加工技术以及制剂悬浮率和稳定性等关键问题,其中已有2个专利复配剂(40%戊唑醇·噻唑锌悬浮剂和50%嘧菌酯·噻唑锌悬浮剂)实现产业化,并在国内多地的水稻、果树和蔬菜等多种作物上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应用面积累计4,000万亩次以上。截至2014年底,公司已申请国内发明专利25项,国外发明专利22项,其中已授权国内8项、国外5项。(农资导报 王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