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草胺原药经过2011年的低谷之后,2012年春季行情转好,根据农药工业网的数据统计,大连瑞泽、江苏常隆、山东侨昌和山东滨农等企业均有不错的产量,但是从企业反映看,行情不容乐观。以下是来自企业的意见,仅供参考。
乙草胺具有除草活性高,应用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性,可用于多种旱田作物,是选择性除草剂的一个大吨位品种。但该药剂目前却受到四种冲击,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冲击一,因原材料、水电暖气、人工费、治污费等价格持续上涨,导致乙草胺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再加上乙草胺生产过剩,企业之间达不成共识且相互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致使原药销售价仅略高于成本价(近年内徘徊在1.9-2.2万元/吨)。市场预测一旦出现偏差,生产企业必然亏本。多数企业处于生产难,停产也难的尴尬境地,令人哭笑不得。
冲击二,制剂生产与销售的混乱状态直接阻碍了该产品的发展。这种混乱状态表现在多方面:生产乱,即登记厂家多,生产企业多,各吹各的号,相互不协调,并出现剂型含量多、助剂种类多等现象,如剂型有乳油、水乳剂、微乳剂、微胶囊剂,含量有50%、900克/升、999克/升,助剂有二甲苯、甲醇、植物油等。然而,不论哪一种改变,都未引领乙草胺长足进步。价格乱,供应商多,销售网点多,农民用户多,这“三多”造成了商家相互之间串货砸价。50%乳油乱得难以收拾,高含量不同剂型也乱得逐步升级,变为地地道道的搭配品种,再加上资金与仓储的占用,人工搬运费等的投入,使得产品根本不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冲击三,乙草胺对作物的不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农民重视,以致影响了其购买力。乙草胺的安全性过去曾被忽视不是“问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农民用药理念的改变,其不安全性直接影响了销量。如应用作物受限,同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小粒种子阔叶杂草的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及仲丁灵能应用的作物,乙草胺却不能应用,用户自然不选乙草胺。乙草胺确实存在烧根、伤苗、叶子皱缩等多种药害症状,抑制作物前期生长,又使作物后期贪青晚熟,减少干物质积累影响产量,农民也说乙草胺“除草不增产”。如遇到低温高湿天气,还会导致作物死苗,需重新翻种,甚至引发少数不良事件。现在,买药者已淡化亩用成本价,更看重作物的产出投入比,卖药者也宁肯少经营而不愿再承担风险,更何况乙草胺赚的只是小钱。
冲击四,欧盟对乙草胺提出禁用,这迟早会给国内生产和销售带来负面影响。我国是乙草胺生产大国,对外订单占50%以上,目前主要是出口到澳大利亚、南美及拉丁美洲的部分区域,欧盟订单很少,暂时不会产生很大影响。但有风必起浪,在信息化社会,这场风波迟早会波及中国。
四路冲击,乙草胺总量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下滑多少,路在何方,能否再展雄风,还受到几个变数制约。
变数一,部分企业停产后,原药过剩状况会有所缓解,但能否给企业带来明显效益,并借此整合进行有序生产,尚处于观望之中。
变数二,在不同剂型、含量、助剂中,找出适合本企业特色品种,做出差异化,并辅之销售与服务的创新与管理,也是助推乙草胺前进的一项措施。
变数三,充分利用乙草胺活性高,应用成本低的突出优点,与其它药剂复配或在使用方法上改进,做出亮点,也能帮扶乙草胺发展。如比较成功的50%乙?仲乳油用于棉花、花生田膜上施药,既能提高对阔叶草的防效,又能明显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且给企业带来了较好效益。
乙草胺,自孟山都公司创制、开发市场以来,已有40多年的发展史,为化学除草的进步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些都已是过去。目前的乙草胺又受到了四路冲击,我们不能简单地做出下决心砍掉或大力发展的盲目结论,只能冷静思考,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