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2011年中报披露已于8月31日落下帷幕,尽管许多人看到整体A股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比仍在增长,但是真实的情况并不乐观。
在通胀加剧、经济问题涌现、宏观经济趋势不明朗的2011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根基已开始动摇。如果我们以每半年为一个考察期,按环比的角度来看待过去的18个月,就会发现化肥、农药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速已然放缓,盈利能力出现回落,现金流净额也持续下滑,这也说明市场低迷自有其背后的逻辑。
既然中国的宏观经济从2010年开始(2009年底是上轮刺激政策的顶峰)就一直处在危机和不确定当中,反映在上市公司中的数据环比有此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了考察A股化肥、农药公司在过去18个月危机中的表现,我们从营业收入收增长、 现金流增长、毛利率以及净利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变化四个角度,按照公司的表现为其打分(0-10分),最后加总得出公司在此期间的表现的总体得分(满分40分)。
在研究过程中,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剔除了缺乏可比数据的公司,包括处于重组过渡期而无经营业务的公司;剔除了整体上市、换股合并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的前后业绩不具可比性。最终,以21家化肥上市公司和13家农药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比较。
2008年底,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国务院启动投资规模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为期两年。在此前提下,2009年,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都处于“宽松”的阶段,GDP增速开始回升,经济形势似乎一片大好。然而,到了2010年,进入4万亿投资的下半场,政策手段开始变得犹豫起来,是“宽松”还是“紧缩”的争议日益激烈。在这一阶段中,GDP增速开始放缓,通胀开始抬头,宏观经济走势渐不明朗。
2011年,此前的放松及随后的调控政策带来了更多的“后遗症”:地方债风险显现、中小企业破产倒闭、GDP增速持续回落、通胀水平则持续处于高位,寒流是否再次来袭?在上半年财务数据公布完毕之际,我们对化肥、农药上市公司2010年以来的业绩情况进行了分析。我们以半年为一个时点,对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毛利率、净利率以及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这四个指标进行环比的比较(之所以选择环比,是因为环比指标更能反映发展的趋势)。
农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在总共34家化肥、农药上市公司中,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同比环比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但整体来看,2010年的环比增速处于较低水平,且2011年的营收增速已放缓至2010年以来的最低。
不仅如此,我们对这34家化肥、农药上市公司的其他财务指数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营业收入仍呈增长状态,但是由于通胀加剧、信贷紧缩所引起的成本上升,已反映到公司的业绩中,尤其是农药行业的影响更为明显。
首先是毛利率处于持续下降的趋势中。通过对比我们发现,21家化肥上市企业的平均毛利率变化仅为1.69%;13家农药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变化为-6.96%。
其次是净利率也呈现出下降的态势。21家化肥上市公司的平均净利率变化为2.61%,但13家农药上市公司的平均净利率变化为-4%,其中利尔化学、大成股份的净利率变化较高,分别为-16.9%和-52.4%。
从毛利率和净利率来看,近3年来,化肥行业已经走出危机,处于微利阶段,但受到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毛利率依然处于低位。相对于化肥行业来说,农药行业的形式目前依然不是很乐观,由于需求抑制,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导致了农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仍在持续下降。
现金流净额环比下降
除盈利能力下降外,化肥农药上市公司还面临“钱紧”的局面。
虽然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但在现金流方面却十分紧张。21家化肥上市公司的平均现金流量净额增长率为-39.88%,其中金正大、司尔特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率分别高达-213.5%和-241.7%。13家农药上市公司的平均现金流量净额增长率更是高达-77.76%,其中辉丰股份、华星化工的现金流增长率分别高达-233%和-239.5%
现金流恶化,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应收账款的大量增加。为抑制通胀,央行自2010年四季度以来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利率,企业融资变得困难。这导致企业资金普遍吃紧,应收账款上升。农资行业也不例外,同样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局面,据记者调查,截止到9月底,由于紧缩政策的影响,不少小型的化肥企业面临倒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