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包衣是指用黏着剂或成膜剂将杀菌剂、杀虫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或填充剂等非种子材料包裹在种子外面,以达到使种子成球形或基本保持原有形状提高抗逆性、抗病性、加快发芽、促进成苗、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的一项种子新技术。
种子包衣早在中国的《齐民要术种谷第三》中就有所记载,然而现代的种子包衣技术却是在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兴起;20世纪80年代苏联研制成功高分子聚合物等作为粘合剂,同时配上农药等活性成分用于种子包衣,使种子包衣产生质的转变和飞跃。随即种子包衣技术在美国、苏联、日本、欧洲一些国家得到广泛使用并发展成熟。中国对种子包衣的探索从1976年开始,1996年农业部开始实施“种子工程”,使我国种子包衣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应用,种衣剂生产企业从原来的33家定点厂发展到目前的300余家,年产量1万多吨。
种子包衣技术的使用给农业生产带来增产、增收、提高农作物质量等诸多好处,同时克服作物生长季节中一些难以防治的病虫害,减少常规药剂的使用,是环保,高产,高质量农业的保证。中国农化植保在经历“杀虫杀菌剂时代”“除草剂时代”后,迎来了“种子包衣时代”,也是中国种子包衣革新的时代。从种子包衣在中国这些年的自身发展来看种子包衣的种衣剂可分为5种。
1、物理型:主要用于小粒种子丸粒化,包衣以后种子体积、重量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形状规整,大小均匀,便于机械播种、定量播种,含有大量填充材料,但不含化学成分,早期种衣剂多数为此类。
2、化学型:随着薄膜包衣技术的发展,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各种活性成分用于种子包衣,对于大粒种子使用较广,适合玉米、小麦、水稻、花生等作物。
3、生物型:利用根瘤菌、菌根以及其他有益于植物生长的生物和物质制成新型的生物种衣剂,对植物的生长也取得良好效果。
4、特异型:该类型的包衣剂是为了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的;主要有抗旱、抗寒、耐盐碱、逸氧、除草、PH调节等。
5、多功能复合型:兼具前几种类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种衣剂特性的种衣剂。
多功能复合型种衣剂当是种衣剂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生产和推广好种衣剂对中国现有的农资企业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因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个农资市场的参与。
首先,就市场上大部分的种衣剂的活性成分而言,其中杀虫活性成分最常用的是克百威、辛硫磷等;杀菌活性成分最常用的为多菌灵、五氯硝基苯、福美双和三唑酮等几种。由于以上活性成分相对单一,包衣采用的粘合剂,填充料标准低,使用年份较久,又因毒性和抗性等问题的发生,使得近年来新发生的病虫害未得到有效的防治,甚至适得其反。而一些如吡虫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等优质成分由于成本高只有少数厂家在用。
其次,种子包衣机械化操作落后。很多农民朋友自己人工包衣往往操作不规范,导致种子包衣后的效果不理想,同时占用过多人力成本。目前,国内生产的种子包衣机普遍比较简陋,拌种包衣效果一般,容易使种子脱皮,包衣不匀,药剂外露,其中有毒物质对操作人员人身健康造成威胁。
再者,种衣剂市场缺乏规范引导和推广,劣质与过时的产品需淘汰,新兴优质品种需要系统的推广和宣传。
总之,用系统科学的角度来分析的话,植保无疑是一个系统工程。之前,国内农化市场大部分企业瞄准的是化肥、杀虫杀菌剂、除草剂以及植物调节剂,很少有企业从种子的保护上做起。这一点我们国内农化企业应该向一些国外企业学习;提高种衣剂的生产技术,采用优质成分做出安全、高效、易使用的种衣剂。制定有效的上市方案,做真正的技术下乡工作,产品与包衣设备配套宣传,现场操作,现场宣讲;产品见真效果,农民得真实惠。
教育从孩子抓起,农业应从种子抓起;加强对种子萌芽前及出苗后早期的保护和病虫害的防治,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相比见症状再治病,见虫子再打药的化防方式即预防和减少了对农作物的危害,又做到了省工省力节约成本;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