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化肥关税效应已然开始发力,尽管现在离淡季窗口期开启还剩近两个月,但今年的出口合同怎么签,却成了众企业关注的焦点。对化肥出口企业和贸易商而言,2011年的出口大门显得似乎更加“森严”,前景更为暗淡。
出口订单难签
记者在与众多国内企业接触后发现,至4月初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之间达成化肥出口的实质性交易的少之又少。贵州开磷集团营销总公司国际业务部副部长程毓说,目前同外商的洽谈主要是停留在意向性层面,数量和报价等具体事宜还无法落实。华农农资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总经理李菁也对记者证实了这种说法。她透露,包括云天化、开磷、瓮福等大型肥企在内的诸多肥料商都未在展会上与外商达成最终合约。
对于出口肥企签约迟疑的原因,李菁和程毓都不约而同提到了政策因素。李菁分析,虽然淡季出口在即,但由于国际、国内市场目前都不太稳定,相关关税政策是否会有进一步微调,现在还不明朗,后市存在一定风险,这是造成出口商当下不敢报价的重要原因。程毓也说,近期硫磺已经涨至250美元(吨价,下同),磷矿石也在涨价,而年前制定的二铵出口基准价则大大压缩了企业出口盈利空间。“基本上,现在国内企业出口动力都不足。”她对记者表示。
关税效应渐显
淡旺季和基准价是中国化肥出口关税政策的两大核心。根据2011年的关税细则,尿素淡季出口基准价是2100元,二铵出口基准价是3400元,一铵出口基准价是2900元,低于基准价的化肥产品将可以享受7%的低关税。而2010年这个数字则分别是2300元、4000元和3700元。对生产企业来讲,一方面,今年的基准价降低了;另一方面,煤、硫磺、磷矿石、运费等的上涨却又导致企业出口成本上升,在此一降一升之间,基准价的门槛作用便由此凸现出来。
湖北新洋丰肥业磷铵公司郭志山经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55%含量一铵生产成本大约在2750元左右,航运大约需60元,再加上集港、装卸费用约合80元,共计2890元,这已经逼近2900元的基准价,而这还没有计入贸易商的利润,因此出口利润已经接近于零。“磷铵企业的出口困难暂时可能还没有表现出来,但已经很快了。”他表示。
除了基准价门槛凸显,今年的磷铵和尿素淡旺季出口期均统一集中压缩到四个月,较之去年减少了1.5个月和1个月,这无疑对出口同样会造成不小影响。程毓说,今年磷铵淡季出口正值沿海港口台风暴雨频发期,一旦刮风下雨,就没法装卸货物了。她对记者表示:“去年淡季出口时间比今年长,港口就已经显得很是拥挤,今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家争相出口,情况一定会更加糟糕。”
除了关税“发难”,国际尿素市场近期的连续下挫也给出口前景蒙上阴影。就尿素而言,由二月中旬始,国际市场尿素价格全面下滑,平均每周跌幅都在5~10美元。最新消息显示,波罗的海小颗粒尿素离岸价已跌至295~310美元,处于国内基准价2100元以下。若以3月底结束的印度招标中350美元的到岸价推算,中国的离岸价仅310~320美元,按7%的关税倒推出厂价约1800元,低于目前国内出厂价。
而磷铵方面,虽然国际市场价格相对较高,但在关税抑制下,出口利润同样不容乐观。李菁说,根据美国和印度前期达成的贸易协议,美国二铵到岸价是610美元,而中印之间的运费大约在30美元左右,折合成中国离岸价应当约在570~580美元。记者粗算,依据1∶6.5578的当前汇率,这个价格比现行基准价至少高出338元。面对国际肥市“望洋兴叹”,这恐怕是磷铵出口企业的当下心境。
出口仍可期待
某种意义上,遏制企业出口、利用关税壁垒倒逼产业转型的关税效应正是管理层刻意追求的结果之一。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国斌承认,对于先进产能而言,目前的基准价还是相对合理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企业仍然有利可图,这将有利于实现淘汰落后产能的调整目标。事实上,目前正在积极集港的尿素企业要么是具有物流优势的湖北、山东等地企业,要么就是具有资源优势的山西等地肥企,他们的出口成本相对较低。
不过,毛国斌同时也认为,目前的基准价有可能使得生产企业心理难以平衡,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价格看好的时候,却由于基准价的限制,不得不低价出口,“利润都给外商赚走了。”根据去年年末颁布的2011年关税计算公式,出口税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变量,一是基准价,二是出口价格。在前者一定的情况下,出口价格一旦超过基准价,那么出口价格越高,出口税率同样也会水涨船高。揣测管理层的意图不难发现,化肥作为“两高一资”产品,其出口的目的已经不在创汇或者利润本身,而是仅仅作为缓解国内供需压力的一种调控手段。
对于深陷过剩泥潭的中国化肥业来说,出口一直是每年的期待所在。一个可能利好的消息是,据传,2011年尿素、磷铵出口基准价将执行不含税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