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一旦食品安全出现问题,人们总是把板子打在农药生产企业的身上,实际上这是个误区。现在,农产品安全问题已不在农药生产环节,而在农药使用环节和农产品加工环节。“谈农色变”,甚至“仇农药”是极不公平的。
农药是科技进步的结晶,农药的推广应用对农业生产贡献巨大,使用经济效益可达6倍以上。在我国,农药在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控中的贡献率达到70%~80%,年挽回经济损失3,500亿元以上。我国发生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种类约1,700多种,造成严重危害的约有100多种,重大生物灾害年发生面积达60~70亿亩次。据测算,如果不采取防控措施,可能造成我国粮食产量损失2,200多亿斤,油料370多万吨,棉花200万吨以上,果品和蔬菜上亿吨,潜在经济损失在5,000亿元以上。
现代农药已超出传统农药的概念,不仅用于传统的农、林、牧、渔等大农业领域,还用于卫生、建筑、交通、纺织、皮革、建材、军事等非农业领域。毫不夸张地说,现代农药已经涉足人们的衣食住行。如果没有农药,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但由于农药的违规乱用、超量使用,渐成“舌尖上的安全”的杀伤利器。不仅仅农产品,土壤、地下水等农药残留也在增多,成为美丽中国的隐患,但这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在“减量”上下功夫,在“创新”上求发展,在“安全”上做文章。在农药生产、销售、使用及农产品加工上构筑“安全屏障”,实现“四保险”。
既要防治病虫草害,又要保证产量和品质,难免要使用农药,农药残留也同样难以避免。政府部门只有制定严格标准、监管不留死角,才能刹住农药滥用。
关上“农药门”,根本出路还在于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推广生态种植,精细田管,研发物理方法防虫除虫,提高农民职业素质,这都需要相关部门在农药监管之外积极摸索。科学种植、科技兴农,健康才有保障,农业才有未来,抛弃农药发展农业是不现实的。
农作物丰收和粮食安全,过去离不开农药,现在也离不开农药,即使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应用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仍将是主要的措施之一。
政府要致力于提供公共服务,提供信息、技术指导、病虫害预报,同时积极推广使用生物、物理、生态方式,尽可能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实现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提高农药使用效率,避免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在农产品上残留超标。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农药,社会发展同样离不开农药。中国是如此,世界上再发达的国家也是如此。
作者:汪建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