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从当时的6,000亿斤增长到现在的12,000亿斤。十三五开始,我国大力开展农药减量,效果明显。2016年,全国农药使用量负增长。2017年,化肥使用量负增长,提前3年实现了“化肥农药零增长”的目标。这是历史性的重要转折。
高毒高残留高致病农药亟待退出市场流通
由于高毒高残留高致病农药具有价格便宜、高效高能等特点,目前仍有部分在市场上流通和使用,给食用农产品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严格管控高毒高残留高致病农药,一是将高毒高残留高致病农药列入国家禁止生产农药清单,停止高毒高残留高致病农药的生产,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的厂商;二是建立高毒高残留高致病农药回收机制。以政府补贴的方式,对在市场流通、农民储藏的高残留高致病农药进行回收无害化处理,为提升经销商回收积极性,每回收一瓶此类农药,国家补助经销商农药销售价格的20%~30%;三是建立高效农药国家储备制度。为有效应对病虫害大面积蔓延的风险,国家可以定点储备一些限制使用但又广谱、高效的农药,在发生灾害性病虫害时由农业主管部门指导使用。
同时,还要完善农药使用减量化机制,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研发力度,建立国家补贴和限价机制,以防出现推广使用难等问题。
此外,还需建立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激励机制,对规模经营、小散经营实行差别化激励,用具体的实惠政策调动农民及企业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积极性。
加大生物农药研发力度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病虫害会造成减产和农副产品外观质量下降,农民在使用化学农药方法防控时,由于使用问题造成部分农副产品及土壤中农药残留量超标,危害公众健康、污染环境。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保护好我们的米袋、菜篮和水缸,一是国家应加大生物农药研发专项资金补贴支持力度,发展和推广生物农药。现在农业生产已经开始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大力支持生物农药研发、生产和使用,走绿色防控道路,将极大助力农业生产高质量绿色发展。
二是科研院所加大绿色新品种研发、攻关的力度。培育研究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好的新品种永远是农业绿色发展主题,只有品种抗病虫性好,防控措施才可以少用,才能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
三是鼓励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培训现代农民,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传授农技知识,并做好农技知识应用和田间指导工作,不断提高生产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技能。
四是有关部门加强农业生产中病虫害监测与预报工作。通过准确测报指导及时防治,将病虫害控制在初发状态,可以防早、防小,少用药或者不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