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扎堆”倒闭、重组
2018年,对整个农资企业来讲,确实不好过,随着环保和供给侧的改革,破产重组浪潮汹涌,“马太效应”越演越烈。倒闭、破产、重组,企业在困境中如履薄冰,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重组方面,相比海外陶氏和杜邦联姻、拜耳和孟山都合并,国内农化企业“携手”的现象也不断发生。中化国际近61亿人民币收购扬农集团;利民股份8亿收购河北威远农药、动物药业;江山股份第一大股东中化国际将买家敲定为福华科技,转让价款共计18.03亿元。
并购重组让强者恒强,弱者淘汰。在重组的大趋势下,规模化企业不但可以创新合力,创造价值,降低成本,完善产业链布局,还可以减少市场上无效和同质化的竞争,推动整个行业良性发展。
回顾2018年,除了少部分企业盈利外,整个行业较为低迷,企业运营的困境比往年都大,不但要承担外界的环保压力,还要承担对内的成本压力。农资行业供大于求的现象仍在,库存积压无法解决。很多企业寄予厚望的子公司并没有带来应有的回报,而是连续几年亏损,将总公司拖入泥潭。
实际上,我们应该看到,在政策趋严情况下,对于那些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甚至长期依赖政府、不积极转型的企业,即便没有外界压力,也容易走上不归路,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不胜则亡。
北方供暖开始,逃不掉的限产、停产
北方供暖即将开启,不少化工产区也陆续公布了错峰生产通知。江苏、山东、河南、山西等多个省市相继公布了相关政策,化工行业作为重点行业被明确要求限产、停产。错峰实施时间基本不少于2个月,有的则长达6个月。相比于之前的强硬措施,今年各地的限产、停产稍微温和一些,只需在错峰生产中因地制宜推进、实行差异化错峰生产。同时,对行业污染排放绩效水平明显好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环保标杆企业,可不予限产。
即便如此,不少农化企业依然逃不过开工率低、产能下降的命运。在“蓝天保卫战”面前,环保督查的力度丝毫不减,对那些飘摇不定的企业来讲,注定将面临新一轮的巨大压力。
3年后能活着的企业有多少
行业跌宕起伏,国家政策、市场行情、极端天气无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对企业实行优胜劣汰,低端、高污染、高能耗的“低小散”企业逐渐丧失持续经营的能力而被勒令关停。有人预计,也许不出3年,将有一半以上企业倒下。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农资行业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整个农资行业只是小众行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只占到千分之十不到的比例。未来,农化企业发展的轨迹一定是强者更强、弱者消失的状态,行业也逐渐趋向于几个大企业寡头竞争的局面。
所以,深入行业大洗牌期,在机会与危机面前,那些具备发展潜力的企业仍有机会凭借突出的定位和迅速的行动为自己赢得市场,赢得行业的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