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流传着一篇名为《怎么才能拯救浸泡在农药里的中国》的文章,瞬间在农药行业引起风暴,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此文未能客观真实的评价我国农药使用情况,严重失实!随后,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也立刻对该微信公众号发出了公函,希望对方不要随意发布不负责任的言论!
文中称,“中国有1000多种农药,却只有20多种害虫。我国每年农药用量337万吨,分摊到13亿人身上,就是每人2.59公斤!这些农药到哪里去了?除了非常小的一部分(<10%)发挥了杀虫的作用外,大部分进入了生态环境。”“农药造成的恶性循环,不仅使害虫防治成本增高,更严重的是造成人畜中毒事故增加。”
看到这样的结论,笔者是震惊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就更注重健康、生态,于是,食品安全问题就成为社会生活中相当重要的话题,也时常出现在政府发布的各种文件中。于是,可以想象这篇文章的出现,给果蔬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样的,也给农药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在这篇文章发布不久,农药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就逐条分析文章中出现的各种批判性的言辞。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李钟华分析:337万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产量数据,其中有45%左右出口,还有一些林业、卫生、公共防疫、杀鼠等用药,约40万吨。据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农药实际使用量只有30多万吨(100%有效成分)。此外,根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登记农药产品34315个,涉及2232家企业(其中境外企业105家),661个有效成分,并非该文章中提到的1000种。目前我国高毒农药的比例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7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不足3%,禁用的品种是世界最多的,所以农药产品的安全水平是越来越高的,根本不存在“农药越用越毒”的说法。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顾宝根:现在农药半衰期(分解一半的时间)大部分在几天,最短的只有几个小时,特殊的药剂最长的也不超过半年,现在国家不会批准半衰期长的药剂登记使用。因此,尽管农药使用后大量进入环境,环境中存在农药残留,但不会出现蓄积问题。
偶尔,我们也会在新闻里看到各种食品安全事故,而每当这类新闻出现并大范围传播的时候,尤其是在网络讯息发达的现在,这类负面新闻就会在社会群体中造成震撼性的影响,也对相应的农副产品造成很大的冲击,对农户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从之前的“西瓜有毒”,到去年的“草莓使用乙草胺超标”,再到“草莓打农药导致蜜蜂被毒死”等,很多新闻为博人眼球,将某些小概率事件无限夸大,在消费者心中留下阴影,导致这类市场萎靡不振,农户却要为这些谣言的后果买单。
面对谣言,我们不能再沉默!
在互联网以及社交媒体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有关食品安全的谣言很多,而且一些谣言中的“科技含量”增强,很有“可信度”,容易对大众造成误导,甚至催生人们对社会和政府的不满。因此,面对谣言,一要加强辟谣工作,还原事实真相,防治谣言祸害;二是加强科普和信息公开,让老百姓了解真相,提高食品安全知识,促进理性消费;三是应该对造谣惑众者绳之以法,肃清媒体氛围。当然,社会大众也要加强自律,切忌断章取义,多一分理性的辨别意识,少一分盲目的随意传播。
(本刊编辑部 徐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