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领导指出,要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关键是将农业发展的思路拓展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平衡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关系。生物农药因其不污染环境、对人和动植物安全、选择性强、不伤害害虫天敌、害虫难以产生抗药性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呈现逐步替代化学农药趋势。国务院发布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中农用生物制品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农药品种占总产量的50%以上,高毒、高残留品种的产量由5%降至3%以下,生物农药比例进一步提高。
农业部今年将大力推进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补贴工作,每年选择10个省试点实施。业内人士分析,政策的出台主要考虑到农药毒性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而生物农药、低毒高效农药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多样性。政策给整个低毒生物农药行业带来期待已久的利好,但前景仍将取决于市场推广程度,农民是否广泛接受或将成为生物农药行业发展的巨大挑战。
实践证明生物农药的诱惑是巨大的,使用生物农药对农民的回报也是十分丰厚的。要打破生物农药发展难的瓶颈其实并不难,关键是各级政府坚持做这个事,让企业、农民都得到实惠。首先,国家对发展生物农药要在政策上给力,要补贴农民,更要补贴产品;其次是各级政府要在行动上给力,特别是植保部门应该把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当做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益的分内事来抓,一方面要在普及生物农药的相关知识上下功夫,让生态循环农业的科普知识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简化生物农药使用方式,加大生物农药的推广力度,使农民更容易上手;三是生物农药生产企业要在产品研发上给力,不断提高生物农药的性价比,降低农民的用药成本,依靠自身的优势占领市场。
针对我国的生物农药研究开发与生产存在脱节现象,以及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现状,应注重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产业联盟体系,继续加大对生物农药领域国际顶尖人才的引进培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农药研发队伍。凝聚主创力量,增强产业联合,着力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的生物农药集团,力争在未来的10年间将生物农药的市场份额由现在的9%提升到30%,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本行业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