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连续数据采集传感器、遥感、远程监控、变率处理设备和决策支持系统等现代高新技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环境因素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每平方米的土地都能够得到最准确的分析,并对其进行最佳耕种。
世界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进步离不开世界。近年来,在国外已日趋成熟的精准农业技术也进入了中国。农业部遥感估产运行系统的投入使用,让中国在农业资源开发与保护、大宗农作物估产、重大农业灾害评价、农业预警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这些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连年丰收,2013年取得了总产12038.7亿斤的好成绩。我们用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确实是个了不起的成绩。但必须清楚看到,为了保吃饭、保供给,我们以往不得不过度开发农业资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投入品,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据统计,我国耕地面积不足全世界一成,却使用了全世界近四成的化肥;我国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如果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我国农业将难以为继。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农化行业发展释放出新的利好信号。
国家首次把科技支撑列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农化企业要明白其重要意义,关键是要瞄准目标、找到突破口、敢为天下先。如肥料生产企业要在节本增效、提高利用率等方面下功夫,应更多承担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的责任,严格根据控肥、控添加剂、高效、安全的要求,积极研发生态、环保、高效的缓控释肥、水溶性肥料、有机肥、生物肥、增值肥料、植物健康生长型肥料等;农药生产企业要根据高效、长效、低毒、低残留、安全、环境友好型的要求,积极研发土壤调理剂、种子处理剂、微胶囊缓控释剂等新型农药,同时大力发展生物农药。
农化企业为传统农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精准农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农药、化肥的保障。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化农业在提高粮食单产、保障粮食自给自足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科技支撑已成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也应成为农化行业发展新的突破口。为发展我国精准农业,确保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实现中国人的饭碗里装满中国自产粮食这一宏伟愿景,研发生产绿色生态的新型化肥、农药等更是当务之急。
专家指出,中国农业正从传统意义上的精耕细作向精准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演进。从以“靠天”吃饭为主的传统农业转向以“看天”吃饭为主的现代农业,以及未来以“用天”吃饭为主的精准农业。精准农业将是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顺应了依靠科技进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的形势,也顺应了世界农业发展高、精、准、尖的时代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