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大型生产联合体的不断涌现,农药、化肥和种子等农资供应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农资团购已成了挂在农民嘴边的常用语。农资的团购使农民感受到了农资团购方便、互助的好处。经销商也关注团购,一次规模较大的团购业务,降低流通成本的同时也往往可以抵得上一年半载的营销业务,资金回拢及时安全,可谓双方共赢的好事。然而,笔者发现随少数经销商却利用团购受欢迎,从中耍手段,玩花样,使农资团购有些变味了。 在商场中有一句流行语:“买的没有卖的精”。大多数农户认为团购可以仗着人多势众量大,与经销商讨价还价,自以为成了农资的赢家,殊不知,有时事实并非如此。因此,笔者想把这些不良倾向“点”到出来,经销商和农资团购者,应该可以起到一点“危”止的警示作用。 其一是货不符实。目前农资产品种类繁多,使人眼花瞭乱,就是在一个相同品牌或名称的农药化肥产品中,看起来属同一种产品,但其中的制造厂家和有效成分的含量,都往往变换花样与合同不相符合。经销商很容易采取偷梁换柱的手法,把合同中的品种任意加以更换,出现“货不对板”的欺诈行为。他们在宣传中的团购商品与实际卖给消费者的商品,虽然属同一品牌和品种,外形相似,但实际型号、质量档次和有效成分标准都大相径庭,一般消费者很难识别。经销商的这些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的欺骗手法,最容易使参与团购的单位集体上当受骗。因此,在实行团购农资时,一定要仔细检查交付的产品,是否与介绍的样品完全对路,尤其是名牌厂家和有效成分含量一定要认真查验、核对,做到实际产品与之前签订的合同样品完全相一致。 其二是莫轻信“跳楼价”与“赔本价”。农户都有从众心理,认为只要参与团购,商品和价格都会有人过问了解,跟着大伙买农药化肥不会有错。事实上在团购前除产品质量外,价格的高低同样关系到农户的切身利益。在交易中有些经销商背地里抬高标价,然后再用所谓的团购优惠名义去愚弄消费者,煞有介事地请来所谓的“砍价师”,由他们出面提出什么有诱惑力的“赔本价”等等,让人们一头雾水,探不出深浅。而事实并非如此,参与团购的农户,一定要知道天上绝对不会掉陷饼,经销商也更不会去经营赔本生意。因此,在组织农资产品的团购之前,还得事前多做明查暗访,或者请一些熟悉网络技术的人,仔细在网上搜寻一下各类农资产品的供求信息与价格的分析数据,做到心中有数,切莫上“跳楼价”与“赔本价”的当。要警惕和识破经销商将团购当成另一种形式的促销和甩货的真面目。 其三是付款要留有余地。在农资产品展示会上,一些经销商总是会拿出一些货真价实诱人的样品,在展示会上装点门面,而真正参与团购的消费者,在实际成交时却很难看到农药化肥的实样。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他们给你的价格很优惠,为了防止掉包换物,上当受骗,减少以后的经济损失,一定要留心不要一次全部付清货款,而只能采取交付部分订金的做法,为以后的不测而维权或上诉时留有一定的余地,把损失挽回到最小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