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产资料价格暴涨、下游市场需求平淡、部分产品产能严重过剩、国外高效新品冲击严重、极端气候频现、出口非关税贸易壁垒不断增加等多重因素严重挤压国内农药产品的利润和发展空间,农药生产与市场压力巨大,短期内不容乐观。面对困境,中国农药产业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应该从压力中冷静思考并寻找到机遇,并能够紧紧抓住机遇,做强做优国内农药产业。
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关于农药行业的主要有鼓励类和限制类。鼓励类有: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新剂型(水基化剂型等)、专用中间体、助剂(水基化助剂等)的开发与生产,甲叉法乙草胺、水相法毒死蜱工艺、草甘膦回收氯甲烷工艺、定向合成法手性和立体结构农药生产、乙基氯化物合成技术等清洁生产工艺的开发和应用,生物农药新产品开发等。限制类有:限制新建高毒、高残留对环境影响大的农药;限制新建草甘膦、毒死蜱(水相法工艺除外)、三唑磷、百草枯、百菌清、阿维菌素、吡虫啉、乙草胺(甲叉法工艺除外)生产装置等。指导目录正式实施,对现有以草甘膦为代表的主流大宗农药生产企业来说是难得机遇,生产企业应转变盲目扩大规模的发展理念,集中精力强化工艺技术提升与改进,“三废”治理及综合利用、剂型创新、营销网络建设等,把现有主要品种做强做优。
行业竞争加剧利于产业整合。农药连续小年,导致行业竞争激烈,许多企业处于亏损和微利状态,利于行业整合与并购。一是政策支持引导,包括节能减排要求,提高农药产品登记门槛等;二是产能过剩、行业低迷、行业竞争加剧,不少企业有主动寻求并购的意愿,如惠州中迅化工去年一年就兼并6家企业。同时规模化农药企业上市机会增加,如2010年仅江苏就有长青、辉丰、蓝丰三家公司上市,2011年还有两家公司拟上市。农药企业上市不仅仅利于新产品新工艺开发与建设,更给兼并重组提供多方面支撑,有理由相信优势企业加大整合,强化产品、技术、市场、人力资源、资金等经济要素的优化,利于农药企业做强做优。
环保压力给规范企业发展带来机遇。从国家及各省石化“十二五”规划公布内容来看,国家对农药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格。以江苏为例,农药行业搬迁必须进入十个规定工业园区,其他园区明确规定不接受新的农药企业,不能够按时搬迁进入规定工业园区的,装置不能生产,新建项目不可以做环评报告;同时还严格规定部分结构农药建设。环保压力激增,将导致相当一部分环境污染严重、规模较小、靠假冒伪劣产品扰乱正常市场竞争秩序的零散农药生产装置停产或关闭,给高效低毒和生产经营规范的农药带来公平竞争和做优做强的机遇。
农药审批和登记门槛助力农药发展。农药生产有审批和登记门槛,而中间体则没有,在整个农药及中间体生产与市场处于白热化竞争时期,门槛设置给农药企业竞争与发展带来主动权,因此农药企业应向上游发展,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做强做优农药产业。强化专用中间体的技术开发与装置建设,如吡啶类中间体、三氟甲基类、甲基嘧啶类、菊酸类、芳香醛类、芳香胺类、芳香酚类等中间体并配套下游农药品种,尽可能淘汰一些竞争力不强的中间体生产企业。
处于调整阵痛期的农药行业机遇一样无处不在,只有经历深度产业调整,并在调整中抓住机遇,黄沙淘尽始见金,方能真正的促进中国农药行业做强做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