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当前,全省水稻处于孕穗至抽穗期、夏玉米处于抽雄期、夏大豆处于结荚期。旬内前期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高温天气,随着副热带高压南退减弱,14日起高温得到缓解,全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2~35度,日照较常年同期偏多,并伴有分散性降水,沿江苏南墒情亏缺地区得到有效补充,墒情适宜,气象条件利于在田作物生长和籽粒充实。
据省气象台预测:预计未来10天全省多雷阵雨天气过程,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全省气温平稳,无持续性区域性高温天气,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建议:加强在田作物肥水运筹,构建高质量群体。同时,继续加强病虫害监测和强对流天气防范工作。
一、基本农业气象要素
1. 气温
旬平均气温:全省各地28.4~31.2度(图1)。与常年同期相比,全省区域内偏高2.3度,淮北地区偏高2.6度,江淮地区偏高2.3度,苏南地区偏高2.0度。
高温过程:今年出梅以来(7月16日至8月12日),全省平均气温(31.5度)、平均最高气温(35.8度)、≥35度的平均高温日数(19天)和≥37度的平均高温日数(10天)均为历史同期第一,扬中(17天)等七站连续高温日数刷新本站历史记录。
旬极端最高气温40.8度,11日出现在无锡。
2. 降水
旬降水过程:12-14日分别在我省沿江苏南、淮河以南、淮北的部分地区出现对流天气,局部雨量大到暴雨,个别站点大暴雨,强对流期间伴有6~8级大风;15-17日出现分散雷阵雨;18日5时-19日5时,沿淮淮北和沿江苏南的部分地区出现降水,局部大到暴雨;19日7时-20日7时,全省大部分地区均出现降水,其中本省西南部地区暴雨到大暴雨,沿淮和淮北部分地区大到暴雨,局地伴有7~8级雷暴大风;20日5时-21日5时,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水,其中江淮之间中西部和淮北东部地区雨量中到大,局部暴雨。
旬累计降水量:全省区域平均降水量66.8毫米,其中,淮北地区平均43.4毫米,江淮地区平均81.0毫米,苏南地区平均68.7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全省区域内偏多22.4%,淮北地区偏少20.1%,江淮地区偏多42.2%,苏南地区偏多34.2%。
全省各地降水量0.0(南通市启东)~251.2毫米(扬州市扬州)。全省13个市的51个市县降水量达到25.0毫米以上(占全省72.9%);全省13个市的38个市县降水量达到50.0毫米以上(占全省54.3%);全省13个市的15个市县降水量达到100.0毫米以上(占全省21.4%)。前三位分别是扬州市扬州251.2毫米、扬州市江都241.4毫米、扬州市仪征199.3毫米。
旬雨日:全省区域平均雨日数5~6天,其中,淮北、江淮地区5天,苏南地区6天。前三位分别是南京市溧水7天、苏州市张家港、无锡市江阴6天。
3. 日照
旬日照时数:全省各地55.1~93.8小时(图3),其中,淮北地区63.4~93.7小时,江淮地区55.1~93.8小时,苏南地区55.5~84.9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全省区域内偏多18.0%,淮北地区偏多29.0%,江淮地区偏多16.0%,苏南地区偏多12.0%。
旬阴天日数:全省区域平均阴天日数1~2天,其中,淮北、江淮地区2天,苏南地区1天。前三位分别是徐州市邳州、扬州市宝应、淮安市金湖均为3天。
二、农作物生长状况及气象条件分析
当前,全省水稻处于孕穗至抽穗期、夏玉米处于抽雄期、夏大豆处于结荚期。旬内前期(12-13日)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高温天气,随着副热带高压南退减弱,14日起高温得到缓解,全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2~35度,日照较常年同期偏多,并伴有分散性降水,沿江苏南墒情亏缺地区得到有效补充,据我中心8月20日土壤墒情监测,当前沿江苏南地区1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在60~80%,墒情适宜,气象条件利于在田作物生长和籽粒充实。
三、2024年8月下旬天气预测与农事建议
据省气象台预测:预计未来10天全省多雷阵雨天气过程,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全省气温平稳,无持续性区域性高温天气,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具体预报如下:
21日 沿淮及以南地区阴有阵雨或雷雨,其中本省东南部地区大雨,局部暴雨,其它地区多云到阴;
22日 本省东南部地区阴有阵雨或雷雨并渐止转多云,其它地区多云;
23-24日 全省多云,其中淮北地区有分散性雷阵雨;
25日 全省阴有阵雨或雷雨,其中江淮之间北部和淮北地区雨量中到大雨;
26日 全省多云到阴有阵雨或雷雨;
27-28日 本省东部地区多云到阴有阵雨或雷雨,其它地区多云,局部有分散性雷阵雨。
29日 苏南地区多云到阴有分散性雷阵雨,其它地区多云,局部有分散性雷阵雨;
30日 淮北地区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其它地区多云;
31日 淮河以南地区阴有阵雨或雷雨,其它地区多云。
旬降水量:本省西北部地区10~25毫米,其它地区25~100毫米。
旬雨日:全省9天左右。
旬平均气温:全省27~29度。
旬最高气温:本省东北部地区33~35度,其它地区34~36度。
为此建议:
1. 加强在田作物肥水运筹。因天、因苗、因田巧施穗肥,构建高质量群体。旱地作物注意养根、护叶、防早衰,前期施肥少或脱肥现象要及时补施速效肥,保证养分供应。
2. 继续加强病虫害监测和科学防治。水稻做好水稻纹枯病、稻瘟病、螟虫等专业化防治,玉米加强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防控。
3. 做好强对流天气防范工作。注意防范雷暴、大风、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遇短时强降水及时疏通田间沟渠、排除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