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江苏省农委在太仓市举行全省小麦(
2367,
-3.00,
-0.13%)开镰仪式,这标志着江苏全省的小麦正式进入收割期。
据粮油市场报记者了解,受前期雨水天气影响,今年江苏局部地区小麦赤霉病较重,使该省夏粮增产幅度受到一定影响。
据江苏淮安的农户向记者反映,他们的麦子患上了赤霉病,还没成熟就大面积枯黄,减产甚至绝收已成定局。
“我刚刚收了一拖拉机的小麦,据农户说是9亩多农田的产量,但称重之后连4000斤都不到,也就是说单产才300多斤。”江苏宜兴的一位粮食贸易商认为,病害已经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
记者在江苏宿迁、扬州等地调研时发现,当地小麦普遍发生赤霉病,减产趋势明显。
此前,据江苏省农情系统调度,全省夏粮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特点。预计全省夏粮总产230亿斤以上,比上年增产8亿斤以上,其中小麦总产有望达到210亿斤以上。
江苏省农委相关负责人认为,今年小麦赤霉病在局部地区呈大流行态势,各地加强病虫情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落实“一喷三防”补贴政策,组织穗期病虫防治,尽管江苏沿淮、沿海、里下河等局部地区受抽穗扬花期雨水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较重,但从全省来看,病害损失得到有效控制。
太仓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中旬的暴雨和连续两天的“干热风”以及赤霉病发病,对当地小麦实现高产影响较大,但通过及时做好抗病预案,努力减少了产量损失,预计全市小麦单产约340公斤,比去年略有增产。
不过,宿迁市泗阳县农委负责人表示,赤霉病为间隙性流行病害,有的年份发生重,多数年份发生轻,部分群众防治不到位会增加病害发生几率。同时,鉴于赤霉病的发病原理,只能以预防为主,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理对策,可以说是只要发病,基本无补救可能。
赤霉病、小麦蚜虫、白穗病等病虫害多发、重发,也给小麦品质带来了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