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小暑”,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此时,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要加强田间管理。
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及早施好分蘖肥。双晚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要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环节。”夏玉米进入抽雄期,除要求充足的光热条件外,对水分的要求尤其迫切,要注意水肥管理及病虫防治。干旱地区应及时灌溉,以避免玉米“卡脖旱”的发生。畜禽养殖要注意防暑降温,鱼塘要合理投放饵料,防止水质变坏及水中缺氧。牲畜防暑,鸡舍保洁。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显得十分重要。农谚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这时出现的雷雨,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降水虽对水稻等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有时也会给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响。
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 ℃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小暑时节,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以及注意雷暴天气带来的灾害,雷暴天气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预计未来10天(7月7-16日),我国主要降雨区位于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东北、黄淮、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沿江、西南地区东部以及华南,总降雨量一般有30-60毫米,其中黄淮、江淮、汉水流域、四川盆地及华南沿海等地的部分地区有80-180毫米。
主要天气过程:
7-8日,湖北西南部、贵州东部、广西北部和中西部、湖南西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湖北西南部、湖南西部、广西东北部局地有大暴雨(100-130mm)。
7-9日,华北北部、东北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北部的局部地区有大雨。
10-12日,华北、东北、黄淮、江淮、汉水流域、四川盆地、华南等地将有小到中雨,其中四川盆地北部、黄淮、东北南部、华南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13-16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黄淮等地还将有一次降雨过程。
重点关注:
华北东部、东北地区多阵性降雨
未来10天,华北东部、东北地区多阵性降雨,主要降雨时段出现在7-8日和10-16日。
江南、华南等地将出现较大范围高温天气
7-9日,江南中东部。华南大部将出现较大范围日最高气温在35-36℃的高温天气;8-10日,华北、黄淮等地的部分地区将出现日最高气温在35-36℃的高温天气。
热带气旋
未来10天,热带辐合带活跃,将有2个热带风暴在西北太平洋面生成,其中1个将可能影响我国华南沿海或东南沿海地区。(中国兴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