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农药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农药创制与运用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提醒,新农药、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不仅需要在技术、推广、管理机制上进行创新,还需要做好专利申请与保护工作,及时了解农药管理新动态及“三农”环境的变化。
会上,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顾宝根做了关于《农药管理新动态》的报告。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是国家农药质量监督检验单位,为规范中国农业行业的发展及新《农药管理条例》的制定做出了突出贡献。顾宝根指出,未来国际农药管理的工作新动向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加强对登记和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发展中国家农药管理能力,强化安全管理。第二,逐步淘汰高风险农药,提高登记要求。第三,加强农药风险控制,有序开展农药废弃物处理。第四,开展农药管理区域间国际协作,做到登记审批的协调一致和技术标准的协调统一。第五,做好农药从登记、储运、销售、使用到废弃物和废包装处理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程科学管理等。
由于蔬菜生产对农药的依赖程度高、使用次数多,导致病虫害发生复杂、危害严重,给北京地区的蔬菜生产带来巨大挑战,日前,由北京市植保站推行的蔬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已经取得了显着进展。北京市植保站郑建秋研究员告诉大家,农药的随意使用每年在北京地区造成的蔬菜损失达1000吨以上。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就是要从种苗、棚室表面、空气、土壤、病残体等各个源头出发,采用绿色防控、精准施药等技术,来降低农药用量,提高防控效果。从目前两批20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试点的结果来看,防虫防病效果显着。
近年来,中国农药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产能过剩、舆论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也给新农药的创制带来巨大压力。基于此,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黄文耀认为,新农药的研发应立足于农业病虫草害防治需求,以产品结构调整需求为核心,提高产业集中度,引导创新资源集中;拓展创新思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行业学会、协会、联盟等的服务能力;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国际合作。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部赵霞处长和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何雄奎教授在会上分别就提升专利质量、低空低量无人机航空喷雾技术应用做了报告。(91农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