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玉米顶腐病在我县部分乡镇不同程度发生,并有逐年加重发展趋势。县植保站近日调查部分地块病苗率在1-5%之间,个别地块甚至高达60%以上,预计随着玉米苗龄增长,病苗率还会增加。
一、症状及特点
玉米顶腐病可在玉米整个生长期侵染发病,表现出不同症状。苗期侵染,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失绿、呈现黄条斑,叶片畸形、皱缩或扭曲,重病植株枯萎或死亡;植株生长中、后期,叶基部腐烂、仅存主脉,中上部完整但多畸形,以后长出的新叶顶端腐烂,导致叶片短小、叶尖枯死或残缺不全,叶片边缘常出现似刀削状的缺刻和黄化条纹。成株期感病,植株出现不同程度矮化,顶部叶片也会出现短小、组织残缺或皱褶扭曲等现象。茎基部节间短,常有似虫蛀孔道状开裂,纵切面可见褐变;轻度感病者,植株后期可抽雄结穗,但雌穗小,多不结实。感病植株根系不发达,主根短、根毛多而细呈绒状,根冠腐烂褐变。应注意的是,该病某些症状特点与玉米生理病害、虫害及玉米丝黑穗病的苗期症状有相似之处,易于混淆。因此在诊断识别和具体防治中要特别注意。
二、发生条件及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从植株的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不同田块间发病程度差异明显,低洼地、园田地发病重,山坡地和高岗地发病轻,病菌分生孢子借助于雨水传播可再行浸染发病。一旦条件适合,可引起该病的暴发流行,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因此,各地要严密监控玉米顶腐病的发生动态和流行趋势,并做好防治工作。
三、防治建议
1、拔除病弱苗。玉米顶腐病在苗期即可表现出症状,在进行田间作业时,可以人工拔除形态不正常的病苗、弱苗、畸形苗,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2、及时追肥。对去年发病较重的地块要及早追肥;同时可叶面喷施锌肥和生长调节剂,促苗早发,补充营养,提高护病能力。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25%戊唑醇乳油3000-3500倍液,或用12.5%腈菌唑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每亩40-60克兑水30-45公斤喷雾,进行保护性预防。
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