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4-26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贵州贵阳组织召开了2010年夏季蝗虫发生趋势会商会,期间,来自蝗区各省的测报技术人员及有关专家对西藏飞蝗、亚洲飞蝗和北方农牧交错区土蝗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根据各地去秋残蝗和今春挖卵调查结果,结合蝗区生态环境、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形成如下预报意见。 一、发生趋势 西藏飞蝗将在四川川西高原、西藏东南部和青海玉树州的农田和农牧交错区偏轻发生(2级),发生程度与去年基本持平,发生面积150万亩,需要防治面积120万亩;在西藏昌都、林芝和四川甘孜等地区局部河谷地带可能出现高密度蝗蝻点片。蝗蝻出土盛期为5月中、下旬,三龄高峰期为6月中、下旬。 亚洲飞蝗将在新疆农田和农牧交错区偏轻发生(2级),发生程度较去年和常年有所减轻,发生面积126万亩,需要防治面积60万亩;在阿勒泰、塔城和伊犁等地局部仍有可能出现高密度蝗蝻点片,且不排除境外飞蝗迁飞入境暴发危害的可能性,蝗蝻出土始期在5月中旬,三龄高峰期在6月中下旬;在黑龙江和吉林湿地局部地区仍有高密度蝗蝻发生的潜在威胁。 北方农牧交错区土蝗将在内蒙古中东部、山西北部大发生,黑龙江中西部、吉林和辽宁西部、河北北部、新疆天山北部和东部等地偏重发生(4级)。预计全年发生面积7500万亩次,需防治面积4000万亩次。以亚洲小车蝗、黄胫小车蝗、短星翅蝗、意大利蝗、白边痂蝗、毛足棒角蝗和宽翅曲背蝗等为优势种。主要为害时期在6月至8月。 二、主要预报依据 (一)秋残蝗面积和密度 据各地去年秋季调查,四川省西藏飞蝗残蝗面积86.8万亩,比2008年增加近30%,其中残蝗密度每公顷90-150头的面积65.8万亩,每公顷150-450头的面积13.2万亩,每公顷450-1500头的面积5.3万亩,每公顷1500头以上的面积2.5万亩。残蝗密度一般每平方米0.2头左右,低于常年均值,但在西藏昌都、林芝,四川甘孜等地出现了高密度残蝗点片。亚洲飞蝗在新疆农区残蝗面积42.07万亩,比2008年减少43%,其中残蝗密度每公顷90-150头的面积37.44万亩,每公顷151-450头的面积4.6万亩,未查见每公顷451头以上残蝗点片,残蝗密度一般每平方米0.2头左右,明显低于常年均值;在2009年黑龙江和吉林飞蝗发生区未查见残蝗。北方农牧交错区土蝗残蝗面积5100万亩,比2008年减少约10%,残蝗密度每平方米小于0.5头的面积1520万亩,0.5-3头的面积1934万亩,3.1-10头的面积1830万亩,10.1-50头的面积1127万亩,大于50头的面积209万亩。残蝗密度一般每平方米1-3头。 (二)蝗卵密度及越冬卵死亡率 据各地春季挖卵调查,西藏飞蝗在四川平均蝗卵密度每平方米20粒,与近年基本相当;蝗卵死亡率15.46%,略高于去年。亚洲飞蝗在新疆农区平均蝗卵密度每平方米均低于1粒,明显低于去年和常年;蝗卵死亡率除阿克苏地区偏高外,其他蝗区与常年基本持平。内蒙古、山西农牧交错区土蝗平均蝗卵密度分别为每平方米22.14粒和11.5粒,比常年偏高20%-30%,最高密度达400粒,黑龙江、新疆、河北等省(区)平均蝗卵密度分别为每平方米2.7、0.46和4.03粒,接近常年。 (三)蝗区生态条件 各主要蝗区处于农牧交错区,农田和草场交错,区内洼地、河流、湖泊零星分布,适于蝗虫发生为害的湿地范围广、面积大,土壤和食料条件均适宜蝗虫产卵孵化和蝗蝻取食,有利于种群积累及转移危害。 (四)气象条件 去年冬季,新疆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川西高原、东北中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中东部大部地区总体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对蝗卵越冬不利。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各主要蝗区5-6月份气温接近常年同期,降水接近常年或略偏多,对蝗蝻出土和发育无明显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