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韭菜疫病
韭菜的各个器官如根、茎、叶、花等部位均可受害,但以假茎和鳞茎受害较重。叶片及花发病,多从中下部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小点,长5—50毫米;严重时可扩展到叶片或花梗的一半,病部失水后明显缢缩,引起叶和薹下垂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稀疏白色霉层。假茎受害呈水浸状浅褐色软腐,叶鞘易脱落,湿度大时,其上也长出白色稀疏霉层(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鳞茎受害,根盘部呈水浸状,浅褐至暗褐色腐烂,纵切鳞茎内部组织呈浅褐色,影响水分吸收,致使根的寿命大大缩短。对该病的防治主要以栽培防病结合化学防治,具体措施有:菜田的选择。即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田块种植韭菜。注意轮作倒茬,避免连年种植。及时用药防治。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病初期选用70%百德富可湿性粉剂50—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58%的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大棚或温室韭菜用烟剂熏蒸为宜(常用药剂:百菌清、疫霉净等)。
2、韭菜灰霉病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有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3种症状类型。白点型:在叶片正面或背面初生白色或浅灰褐色小斑点,最后导致叶尖或全叶焦枯。干尖型:由割茬刀口处初呈水浸状,后变淡绿色,有褐色轮纹,病斑扩展后多呈半圆形或“V”字形,并向下延伸,腐烂,长达2—3厘米,呈黄褐色,病斑上可产生灰褐色或灰绿色绒毛状霉层。湿腐型:在湿度大时发生,枯叶表面密生灰至绿色绒毛状霉层,有浓厚的霉味。该病在大流行或在韭菜贮运过程中,主要为湿腐型症状.病叶完全湿软并腐烂,表面密生灰霉。针对该病的侵染循环特点,对韭菜灰霉病的防治主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选用黄苗、中韭2号、克霉1号、791雪韭等抗病品种。韭菜收割后,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残体,防止病菌扩展蔓延。适时通风降湿,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多施有机肥,一次性浇足底水,及时锄草,养好茬。及时用药防治。在发病初期,可喷施40%施佳乐悬浮剂800—1200倍液,也可喷施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律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并根据发病情况连喷3—4次,保证每次采收后盖土前都要喷药。
3.韭菜锈病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花梗。发病初期是在表皮上产生纺锤形或桶圆形隆起的橙黄色小斑(即夏孢子堆),周围具黄色晕环,后扩展直到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黄色的夏孢子。叶两面均可发病,后期叶及花梗上出现黑色小斑(即冬孢子堆),严重时,病斑布满整个叶片而干枯。对韭菜锈病的防治主要采取的方法有:轮作。该方法可压低菌源,减轻病害的发生。合理密植。使菜田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湿度过高。合理施肥。多施磷、钾肥,适当根外追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收获时,尽可能低割,注意清洁畦面,并喷施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或45%微粒硫磺胶悬剂400倍液。
4.韭萤叶甲
韭萤叶甲又称愈蚊萤叶甲和韭叶甲。它主要为害韭、葱、大蒜、白菜。成虫食叶,幼虫在土中食害根和鳞茎,影响作物生长。可行的防治措施有:及时清除菜园内的残枝落叶,铲除杂草,以消灭越冬虫源。播前深耕晒土,造成不利于幼虫生活的环境,也可消灭部分的蛹。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90%敌百虫1000倍掖,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用48%乐斯本乳油400—500ml/亩,或用锐劲特颗粒剂15—20g/亩土壤处理防治成虫,也可灌根防治幼虫。
5.韭菜迟眼覃蚊
韭菜迟眼覃蚊,又叫黄脚覃蚊和韭蛆等。它主要为害韭菜和蘑菇。以幼虫聚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嫩的茎部为害。初孵幼虫先为害韭菜叶鞘基部和鳞茎的上端。春、秋两季主要为害韭菜的幼茎引起腐烂,使韭叶枯黄而死。夏季幼虫向下活动蛀入鳞茎,重者鳞茎腐烂,整墩韭菜死亡。对韭菜迟眼覃蚊的防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冬灌或春灌。可消灭部分幼虫,如适量加入农药,效果更佳。及时喷药防治。一般在成虫羽化盛期(4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及10月中旬),喷洒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或55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等均可杀灭成虫。喷药时间以上午9—10时时效果最佳。在幼虫为害盛期(5月上旬、7月中下旬、10月中下旬),如发现叶尖开始发黄变软并逐渐向地面倒伏,应立即灌药防治,多采用75%辛硫磷500倍液或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0%氯·马乳油2000倍液灌施。
中华种业信息网